[發明專利]一種微型化與高清成像的鏡頭組和成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71303.3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25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馬慶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 11388 | 代理人: | 王新發;常亞春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型 成像 鏡頭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光學成像的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微型化與高清成像的鏡頭組。其包括沿物側至像側方向依次間隔設置六片透鏡,將各透鏡設置不同的屈光力、焦距和凹凸面交替設置,所述第一透鏡與所述第二透鏡之間的間距值與所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值之和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透鏡的厚度值。與現有技術對比,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微型化與高清成像的鏡頭組,通過使得六片透鏡依次沿一設定方向相間隔設置,將各透鏡設置不同的屈光力和凹凸面,如此,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微型化與高清成像的鏡頭組,通過設置六片透鏡,從而實現光學透鏡組的高品質成像,同時兼顧了該光學透鏡組的結構簡單小巧且厚度薄,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成像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微型化與高清成像的鏡頭組和成像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移動手機的普及化,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隨身攜帶手機出行。手機被要求制造成的更加輕薄的體積。而手機中的拍照功能也幾乎成為手機的標配之一,被要求拍照的品質更好。所以與其最為相關的鏡頭需要這兩個特點兼顧,既具有微型化的體積,又具有高清成像的特點。
由于早期的手機拍攝要求不高,手機一般較厚重,手機里內置的攝像鏡頭多采用三片或四片式的鏡片組成,多采用玻璃和塑膠混搭,采用球面和非球面的混合形式,導致攝像頭的整體較為厚重,而且拍攝的像素畫面也不高。因此如何設計出微型化的高像素的成像品質的鏡頭,是目前要解決的問題。
鑒于此,設計開發一款一種微型化與高清成像的鏡頭組及其成像系統,實有必要。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微型化與高清成像的鏡頭組和成像系統,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實現光學透鏡組的結構小巧且兼顧高清成像的特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微型化與高清成像的鏡頭組,包括光圈和沿物側至像側方向依次間隔設置有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
各所述透鏡均具有相對設置的物側光學面和像側光學面;
所述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和像側光學面均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為凸面,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為凹面;
所述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和像側光學面均為非球面,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為凸面;
所述第三透鏡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和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個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為凸面,所述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為凹面;
所述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為凹面,所述第四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為凸面,所述第四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和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個均為非球面;
所述第五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和像側光學面均為非球面;
所述第六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和像側光學面均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為凸面,所述第六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為凹面;
所述第一透鏡與所述第二透鏡之間的間距值與所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值之和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透鏡的厚度值。
優選地,所述第三透鏡與所述第四透鏡之間的間距值與所述第一透鏡與所述第二透鏡之間的間距值之比大于等于4.5。
優選地,各所述透鏡均由塑膠材質制作而成。
優選地,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的焦距分別為3.68mm、-7.53 mm、11.45mm、2.82mm、1.82mm和-2.29 mm。
優選地,第一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的折射率均為1.545;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為1.65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星聚宇光學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星聚宇光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130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攝像光學鏡頭
- 下一篇:出爐鋼料剪后翻鋼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