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白鎢礦提取鎢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71219.1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832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梁勇;梁鑫;王水龍;王海龍;劉鵬;黎永康;鄒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贛州海創鎢業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34/36 | 分類號: | C22B34/36;C22B1/02;C22B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415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理 白鎢礦 提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處理白鎢礦提取鎢的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氫氧化鈉聯合二氧化硅焙燒白鎢礦提取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將白鎢礦粒度研磨至小于200目;步驟二,將研磨后的白鎢礦與固體NaOH和SiO2混合均勻;步驟三,將步驟二得到的混合物置于高溫爐中焙燒;步驟四,對步驟三得到的焙燒物進行水浸得到鎢酸鈉溶液。本發明所述的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硅混合分解白鎢礦提鎢的方法,克服了現有工藝使用高壓釜存在的生產間歇操作、有一定安全隱患的問題,同時,與早期的碳酸鈉燒結法分解鎢礦相比,反應溫度低近200℃,鎢提取率提高約5%,大大降低了能耗和提高了寶貴鎢資源的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物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從白鎢礦中提取鎢的方法。
背景技術
全球近70%的鎢資源由白鎢礦構成。目前,隨著黑鎢礦資源的不斷枯竭,白鎢礦已成為了主要的工業原料。
過去,分解白鎢礦的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蘇打壓煮法,鹽酸浸出法和蘇打燒結法,由于存在各自的不足,均已被淘汰。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南大學李洪桂教授開發了堿熱球磨工藝,改變了“在工業條件下不可能用NaOH分解法處理白鎢礦”的看法,以及堿分解白鎢礦理論和工藝逐步成熟和進步,使白鎢礦堿壓煮工藝逐步成為鎢冶煉工業的主流工藝,目前,全國近95%以上的鎢冶煉企業均采用該工藝分解白鎢礦。但該法采用的設備為壓煮器,仍屬高壓設備,需帶8-15公斤的壓力才能保證白鎢礦的分解,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同時,生產過程為間歇性的單釜操作,生產的規模和效率受到一定的制約。因此,急需開發新的安全、連續、高效的鎢礦分解工藝。
其實,我國第一代鎢冶煉生產工藝-碳酸鈉燒結法,可在燒結溫度800-900℃條件下連續分解白鎢礦,形式上便可滿足上述要求,但又幾個關鍵的問題需要解決。眾所周知,碳酸鈉燒結法最早用來冶煉黑鎢礦,也適用于處理白鎢礦,但在處理白鎢礦時,反應生成的硅酸鈣又能與Na2WO4進行二次反應而生成CaWO4,造成鎢礦分解率僅為95%左右,且會產生大量的CO2溫室氣體(《有色金屬提取冶金手冊》編委會.有色金屬提取冶金手冊-稀有高熔點金屬(上)[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5:88-95),因此,采用焙燒法分解白鎢礦需進一步提高鎢礦的分解率,同時解決CO2氣體的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范圍廣,能耗低,分解率高,生產成本低廉的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硅混合分解白鎢礦提鎢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處理白鎢礦提取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白鎢礦粒度研磨至小于200目。
步驟二,將研磨后的白鎢礦與固體NaOH和SiO2混合均勻。
步驟三,將步驟二得到的混合物置于高溫爐中焙燒。
步驟四,對步驟三得到的焙燒物進行水浸得到鎢酸鈉溶液。
進一步地,以WO3計,所述白鎢礦中含鎢30~70wt. %,NaOH用量為理論量的1.0~3.0倍,SiO2用量是理論量的1.0-1.5倍。
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三中,焙燒溫度控制在600~800℃,焙燒時間控制在1.0~3.0小時。
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四中,浸出的液固比為2:1~5:1;浸出溫度控制在室溫至95℃,浸出時間控制在3.0~5.0小時。
進一步地,浸出溫度控制在50~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贛州海創鎢業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學,未經贛州海創鎢業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12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失效鈷酸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下水道液態汞的安全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