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BIM的內支撐拆除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70878.3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50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蘇章;汪小東;寇廣輝;李文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鄔麗明 |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bim 支撐 拆除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內支撐拆除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內支撐拆除中,二維圖紙無法直觀的展現出工程的實際狀況,對于拆撐的組織安排容易造成考慮不周及對工人的方案交底不清楚的現象,不僅容易造成返工現象拖慢工期,還會影響工程造價,更嚴重的還會造成安全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BIM的內支撐拆除施工方法,旨在確保內支撐拆撐方案信息的有效傳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BIM的內支撐拆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圖紙以及施工周邊環境制定統一的建模標準,并將二維圖紙導入BIM軟件中以建立三維地下室結構模型及內支撐結構模型;
通過BIM軟件進行拆撐方案的確定以及拆撐方案的模擬;
在受力分析軟件中進行拆撐應力變化分析,并利用BIM模型的圖片和動畫對施工人員進行方案交底;
施工現場根據模擬好的拆撐方案進行內支撐的拆撐工作。
優選地,所述施工現場根據模擬好的拆撐方案進行內支撐的拆撐工作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通過遠程監控設備實時檢查現場拆撐施工方法和施工順序,當出現偏差時及時糾正。
優選地,所述通過遠程監控設備實時檢查現場拆撐施工方法和施工順序,當出現偏差時及時糾正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將拆撐工作資料錄入BIM模型以進行資料電子歸檔。
優選地,制定統一的建模標準包括:統一模型基點定位;統一軸網和標高;統一項目模版、族模版及相關參數的設定;統一數據文件的管理;族庫的建立和共享。
優選地,所述通過BIM軟件進行拆撐方案的確定以及拆撐方案的模擬的步驟具體包括:
在三維模型的輔助下,結合工程的相關經驗,確定拆撐原則以及拆撐施工順序,并將內支撐構件按拆撐的先后順序進行拆解,便于施工模擬的匹配;
利用BIM軟件的模擬功能,對內支撐進行虛擬拆除。
本發明提出的基于BIM的內支撐拆除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降低了方案編制難度,直觀形象的幫助項目管理人員對拆撐方案進行初步的編制和布置;
2、本發明降低了施工組織難度,全過程仿真模擬便于找出不合理的施工組織問題,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3、本發明提高了方案技術交底的效率和質量,確定了拆撐方案信息的有效傳遞,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準確率;
4、本發明提高了拆撐的安全性,通過專業結構分析軟件復核拆撐方案,確保了拆撐過程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基于BIM的內支撐拆除施工方法優選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基于BIM的內支撐拆除施工方法建立的內支撐模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基于BIM的內支撐拆除施工方法中步驟S20的細化流程示意圖。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參照圖1和圖2,本優選實施例中,一種基于BIM的內支撐拆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根據圖紙以及施工周邊環境制定統一的建模標準,并將二維圖紙導入BIM軟件中以建立三維地下室結構模型及內支撐結構模型;
步驟S20,通過BIM軟件進行拆撐方案的確定以及拆撐方案的模擬;
步驟S30,在受力分析軟件中進行拆撐應力變化分析,并利用BIM模型的圖片和動畫對施工人員進行方案交底;
步驟S40,施工現場根據模擬好的拆撐方案進行內支撐的拆撐工作。
在步驟S10中,需熟悉圖紙并進行現場核對,詳細分析內支撐結構體系和現場及周邊的環境情況。將二維圖紙導入Revit或其他BIM軟件中進行三維模型建立時,內支撐水平結構采用“板構件”屬性繪制,立柱及基坑維護樁采用“柱構件”屬性進行繪制,并對每一個構件進行命名,如1號立柱可按LZ1來對模型命名,其他模型則按照其固有屬性進行建立。
制定統一的建模標準包括:統一模型基點定位;統一軸網和標高;統一項目模版、族模版及相關參數的設定;統一數據文件的管理;族庫的建立和共享。建立的內支撐構件模型的精度必須與圖紙上尺寸一致。
具體地,參照圖3,步驟S20具體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087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自密封法蘭連體
- 下一篇:不規則地質體三維精細化表達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