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軟基地面錨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70145.X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230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昕暉;譚鵬;周晨;陳偉;王永超;夏永強;王麗;曹丙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5/80 | 分類號: | E02D5/80 |
| 代理公司: | 長春菁華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尹慶娟 |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地 錨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面錨定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軟基地面錨定方法。
背景技術
阻車系統在反恐防暴等各個領域應用廣泛,針對一些高速行駛的車輛需要通過阻車系統迫使車輛停下,柔性阻車系統工作時,錨定系統具有兩個作用:①固定張網機構;②連接吸能器,克服攔截過程中車輛對吸能器的拉力。錨定系統的工作性能直接影響張網機構和吸能器的工作性能,針對不同的使用環境,可以選擇的錨定系統不同。通過對錨定系統使用環境的詳細分析論證,按照路面條件,使用環境分為硬基路面和軟基路面。針對一些特殊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的關系或溫度的關系導致地面屬于軟基地面,很難在軟基地面上進行固定。
現有技術中采用常規的硬質地面的固定方式進行部分結構的固定,在軟基地面上直接進行錨定,內膨脹螺栓在地面內部歸于松軟而不能和地面產生足夠的摩擦,即無法將連接底座牢牢的定位在軟基地面上,當有拉力施加到膨脹螺栓上時候會導致膨脹螺栓被連根拔起而不能起到有效的定位作用,影響整個車阻系統的實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軟基地面錨定方法,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固定不牢固、影響車阻系統實施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軟基地面錨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軟基地面待安裝位置與連接底座上的連接孔對應位置分別通過軟基地面打孔裝置打出安裝孔,并用刷子或吹氣筒進行清潔;
步驟二:將植筋膠灌入到步驟一中的每一個安裝孔內,確保孔內無氣泡或空隙,注膠至孔深的2/3位置;
步驟三:將雙向內膨脹螺栓穿過連接底座上的每一個連接孔打入到步驟二中形成的灌有植筋膠的部位,硬化后完成錨定。
步驟一中所述的安裝孔的孔徑為φ12mm,安裝孔的深度至少為300mm或雙向內膨脹螺栓長度的3/2。
步驟三中所述的植筋膠硬化時間為3~5分鐘。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的軟基地面錨定方法在軟基地面上打孔后,將植筋膠灌入孔內,由于植筋膠的速干特性使得灌入植筋膠的位置以及由于植筋膠的流動性而延伸到的周圍軟基地面迅速硬化,使得安裝在地面的膨脹螺栓與硬化后的軟基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增加,定位力得到大幅度增強,可以達到在硬質地面的錨定效果。本發明在打入雙向內膨脹螺栓之前,在軟基地面中灌入的植筋膠處于未硬化狀態,打入雙向內膨脹螺栓后,植筋膠硬化過程中直接將雙向內膨脹螺栓包覆,固定牢靠。本發明確保了錨定裝置在軟基地面的錨定效果,解決了軟基地面錨定系統的的錨定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采用本發明的軟基地面錨定方法錨定后結構示意圖;
其中:1、雙向內膨脹螺栓,2、連接底座,3、軟基底面頂部硬質薄層,4、地面軟基層,5、植筋膠硬化部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1,本發明的軟基地面錨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軟基地面待安裝位置與連接底座2上的連接孔對應位置分別通過軟基地面打孔裝置打出安裝孔;
步驟二:將植筋膠灌入到步驟一中的每一個安裝孔內,確保孔內無氣泡或空隙,注膠至孔深的2/3位置;
步驟三:將雙向內膨脹螺栓1穿過連接底座2上的每一個連接孔打入到軟基底面頂部硬質薄層3以及步驟二中形成的灌有植筋膠的部位,硬化后,在地面軟基層4形成植筋膠硬化部位5,完成錨定。
步驟一中所述的安裝孔的孔徑為φ12mm,安裝孔的深度至少為300mm或雙向內膨脹螺栓長度的3/2。
步驟三中所述的植筋膠硬化時間為3~5分鐘。
本發明在打入雙向內膨脹螺栓1之前,步驟二中灌入的植筋膠處于未硬化狀態。
本發明中使用的植筋膠采用德國慧魚注射式植筋膠390S。
本發明利用植筋膠的特性,將安裝位置的軟基底面部分硬質化來實現柔性阻車系統的地錨裝置在軟基底面的錨定,在軟基地面上打孔后,將植筋膠灌入孔內,由于植筋膠的速干特性,使得灌入植筋膠的位置以及由于植筋膠的流動性而延伸到的周圍軟基地面迅速硬化,使得安裝在地面的雙向內膨脹螺栓1與硬化后的軟基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增加,可以達到在硬質底面錨定的效果,保證柔性阻車系統的可靠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014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