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氧化石墨烯/金屬有機框架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69134.X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358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立賢;羅玉梅;徐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48;H01M4/62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華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 地址: | 541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 石墨 金屬 有機 框架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無機材料制備工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氧化石墨烯/金屬有機框架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是一種新型儲能電池,存在比容量大、循環(huán)壽命長、工作電壓高、工作溫度范圍廣、對環(huán)境污染小、無公害、自放電率低等明顯優(yōu)勢。鋰離子電池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較多應用于移動電話、相機、手提電腦等數(shù)碼產(chǎn)品及電動汽車、航天、航空等領域。目前在鋰離子電池中,商業(yè)化的負極材料是石墨。
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通過配位作用將有機配體和金屬離子自組裝起來,從而構筑出的具有周期性網(wǎng)狀結構的材料。MOFs由有機配體和金屬離子組成,可以充分利用配體及金屬配位的多樣性,使其結構具有高度的可調控性;作為孔洞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積、多樣性的孔洞結構、尺寸,使其具有多功能化;合成方法比較簡單,成本低。MOFs已在氣體儲存、選擇性分離、催化、傳感和電化學應用等領域表現(xiàn)出巨大潛力。但大多數(shù)MOFs本身導電性較差、機械強度較差,從而限制了其大規(guī)模的實際應用。
在新型MOFs材料設計方面,為了提高MOFs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和機械性能,構建基于MOF的復合材料引起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其中,氧化石墨烯因其強度高、柔韌性強、電化學性能良好等優(yōu)點,成為了研究的熱點。有報道指出MIL-101(Cr)/GO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相對于MIL-101(Cr),通過摻雜氧化石墨烯大大提高了電化學性能。但MIL-101(Cr)/GO在50 mA g-1的電流密度下,第二次放電比容量僅為107.2 mAhg-1,比容量較低,仍達不到實際應用的需求[Inorg. Chem. Commun, 2016, 64: 63-66]。將氧化石墨烯與鈷基MOFs復合可以利用兩者的協(xié)同作用進一步增強穩(wěn)定性、改進電導率,應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氧化石墨烯/金屬有機框架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提高電極材料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延長其充放電壽命。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由氧化石墨烯、乙酸鈷四水合物和2,5-二羥基對苯二甲酸按氧化石墨烯的質量為乙酸鈷四水合物質量的5-10%,并且乙酸鈷四水合物和2,5-二羥基對苯二甲酸的摩爾比為(1-1.5):1混合后,經(jīng)溶劑熱法反應制備而得。
氧化石墨烯/金屬有機框架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四氫呋喃和去離子水按體積比為(1-1.5):1混合所得的溶劑中,超聲振蕩20-40 min,形成均勻分散的氧化石墨烯溶液;
(2)室溫下,將乙酸鈷四水合物和2,5-二羥基對苯二甲酸按一定摩爾比為(1-1.5):1加入到10-20 mL去離子水中,超聲震蕩,形成混合液;
(3)將步驟(2)所得混合液和步驟(1)所得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按一定比例混合,超聲震蕩10-15 min,混合均勻后,放入反應釜,所述比例為氧化石墨烯的質量為乙酸鈷四水合物質量的5-10%;
(4)將反應釜放入烘箱,恒溫加熱到100-120 ℃,引發(fā)反應,反應36-96 h后等反應體系緩慢冷卻至室溫,將產(chǎn)物取出后,用無水乙醇和去離子水反復多次洗滌,在80-100 ℃條件下干燥后,得到氧化石墨烯/金屬有機框架復合材料。
氧化石墨烯/金屬有機框架復合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應用,經(jīng)電化學測試檢測可知,在電流密度為100 mA g-1時,可逆比容量為520-600mAh g-1。
本發(fā)明的氧化石墨烯/金屬有機框架復合材料制成紐扣電池后進行電化學性能測試,步驟如下:
(1)工作電極的制備
將活性材料、導電碳(Super P)和粘結劑聚偏氟乙烯按質量比為7:2:1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聚吡咯烷酮(NMP)溶劑,攪拌混合均勻,得到漿料,采用刮刀將漿料均勻地涂布于銅箔上,將涂布均勻的銅箔擱置于真空烘箱中60 ℃下保溫12 h,得到烘干的負極電極片材料,將烘干的負極極片材料切割成直徑為14 mm的圓片,得到負極電極片,稱重扣除空白銅箔之后得到負極極片上的氧化石墨烯/金屬有機框架復合材料的質量,最后將負極電極片擱置于手套箱中以待備用;
(2)電池的裝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未經(jīng)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913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抑制色溫漂移的LED防水線條燈
- 下一篇:應急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