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功能環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8888.3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301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明(設計)人: | 蘆令超;宮晨琛;李來波;付興華;王守德;趙丕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7/14 | 分類號: | E01C7/14;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環保 再生 透水性 混凝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多功能環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
背景技術
混凝土不僅能塑景也可以鋪路,隨著城市迅速發展,城區面臨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如城市的熱島效應、路面嚴重積水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2010年,世博會上采用的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混凝土路面引起了路面鋪裝材料的改革,進一步促使人們思考在滿足城市發展需要的同時,也需要注重生態平衡;為改善城市環境,大多設計師與業主把人行道、停車場、公園、河道等位置開始采用透水性混凝土,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結構應用越來越廣泛,催生了一批專門研究、設計和施工這種特殊混凝土的人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力學性能和透水性能通過一定的配合比和構造措施,已經能夠滿足各種輕載路面的需要。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多功能透水性混凝土,低碳、環保和生態等要求成為一個主導方向。生態透水混凝土系采用水泥、水、透水砼增強劑(膠結材料)摻配高質量的同粒徑或間斷級配骨料所組成的,并具有一定空隙率的混合材料。將其制成混凝土路面、護坡及其制品時,能取得排水、抗滑、吸音、降噪、滲水效果,可改善地表生態循環,利于行車交通安全,保護生活環境,解決由于大規模現代化城市建設帶來的負面影響。工程實踐證明,透水性混凝土是一種新型多功能鋪裝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多功能環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本多功能環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透水性強,能夠減輕降雨季節道路排水系統的負擔,明顯降低暴雨對城市水體的污染,設置的排水道可充分利用雨雪降水,增大地表相對濕度,補充城區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資源,發揮透水性路基的“蓄水池”功能,經過濾層過濾的水由排水道導出,用作他處,彩色涂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防滑性,有效地防止行人和車輛打滑,改善車輛行駛及行人的舒適性與安全性,混凝土面層具有一定彈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車輛行駛時產生的噪音,創造安靜舒適的生活和交通環境,雨天防止路面積水和夜間反光,采用的再生塑料顆粒具有環保再生的特性,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環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包括彩色涂層、混凝土面層、碎石層、過濾層、土工布、排水道,所述彩色涂層、混凝土面層、碎石層、過濾層、土工布、排水道從上至下依次排列,各層間由透水砼增強劑膠結。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彩色涂層由納米二氧化硅涂料層,涂層厚度為20-400μm。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混凝土面層的內部摻有再生塑料顆粒,再生塑料顆粒之間由透水砼增強劑膠結,混凝土面層厚度為100-200mm。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碎石層由大小不一的碎石和細沙經水泥膠結而成。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過濾層由細沙和活性炭相互摻和組成,過濾層的下部設置有工土布。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排水道的內部中空,排水道的上頂板上設置有密布的通孔,排水道和過濾層之間設置有工土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多功能環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透水性強,能夠減輕降雨季節道路排水系統的負擔,明顯降低暴雨對城市水體的污染,設置的排水道可充分利用雨雪降水,增大地表相對濕度,補充城區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資源,發揮透水性路基的“蓄水池”功能,經過濾層過濾的水由排水道導出,用作他處,彩色涂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防滑性,有效地防止行人和車輛打滑,改善車輛行駛及行人的舒適性與安全性,混凝土面層具有一定彈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車輛行駛時產生的噪音,創造安靜舒適的生活和交通環境,雨天防止路面積水和夜間反光,采用的再生塑料顆粒具有環保再生的特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1彩色涂層、2混凝土面層、3碎石層、4過濾層、5土工布、6排水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未經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888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