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直流饋入受端電網直流落點篩選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8887.9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12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韓奕;楊德友;郭小江;蔡國偉;汪成根;史一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東北電力大學;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2J1/00 | 分類號: | H02J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流落點 直流饋 篩選 電網 饋入 落點 直流輸電線路 電網穩定性 方案集合 交互影響 節點關聯 評估節點 受端系統 綜合評估 耦合 短路 備選 強弱 關聯 分割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直流饋入受端電網直流落點篩選方法,本發明首先定義了評估節點耦合程度的節點關聯系數指標,并依據節點間關聯程度的強弱將受端系統分割成若干交互影響弱的子系統,每一條直流選擇一個子系統作為備選落點區域,所有可能的落點構成方案集合,然后利用多饋入短路比指標綜合評估所有方案選出最優的直流落點方案,本發明能適應多條直流輸電線路集中饋入的受端電網的直流落點篩選,有效的提高電網穩定性與經濟性,較現有方法更易于實現。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系統規劃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關聯指標的多饋入直流落點篩選方法。
背景技術
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在經濟性、可靠性、技術性能等方面相較于交流輸電有很大優勢,尤其是在長遠距離輸電方面。基于我國負荷及能源的分布特點,截止到2020年底我國將建成數十條高壓直流線路,其容量之大、落點之密集、運行調控之復雜均屬世界罕見,因此合理的分配直流落點可以減緩直流線路以及交直流線路間的交互影響,降低系統發生故障的幾率,進一步保障系統的安全運行。直流落點的選擇是一個多目標規劃問題,涉及落點處潮流、穩定性、地質條件、建設成本等多個屬性指標,一般是從備選落點區域中選擇部分落點,然后綜合分析比較得出最優落點方案。
發明內容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關聯指標的多饋入直流落點篩選方法,所述選擇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依據系統拓撲參數得到受端系統節點導納矩陣Y陣與節點阻抗矩陣 Z陣;
(2)計算受端系統關聯矩陣G;
(3)依據關聯矩陣G中節點關聯指標和直流落點數x對受端系統進行分區;
(4)每一條直流落點到一個子系統;
(5)計算各個分區內不同節點對應的直流饋入短路比指標;
(6)對指標進行整體性(Msum)、均衡性(Mbal)、干擾性(Minf)三方面綜合評估,得到最優的落點方案。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2)中,受端系統關聯矩陣主要用于描述兩個節點之間關聯程度,其計算表達式為:
式①中yij為Y陣的對應元素,zij為Z陣的對應元素,⊙表示矩陣對用元素相乘。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綜合評估指標函數為:
本發明由多直流受端系統網絡參數出發,定義了表征節點耦合強度的指標關聯系數,依據關聯系數將系統分區后每條直流選擇一個子系統作為備選落點區域,在多條直流落點的受端系統中直接篩選出了交互影響程度弱的落點組合作為備選落點方案,結合評判受端系統強弱的多饋入短路比指標篩選出最優的落點方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方法在規劃落點之初為備選區域的選擇提供了理論依據與篩選方法,避免了在規劃之初過度依賴運行人員經驗尋找直流落點的不足;與傳統方法比減少了評估工作量,提高了篩選直流落點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中受端系統分區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中IEEE10機39節點系統;
圖3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中各方案多饋入短路比指標柱狀圖;
圖4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中綜合評價指標計算結果柱狀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東北電力大學;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東北電力大學;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888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