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紡度高的抗靜電大麻纖維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68559.9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88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辰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辰龍 |
| 主分類號: | D06M13/224 | 分類號: | D06M13/224;D06M15/53;D06M13/188;D06M13/148;D01C1/02;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談杰 |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紡度高 抗靜電 大麻 纖維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紡度高的抗靜電大麻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大麻洗凈后,置入沸水中煮練20?40分鐘;(2)將經高溫煮練的大麻經Na2S2O3水溶液電解處理10?20分鐘后,停止電解,將電解液加熱至70?80℃,保溫10?20分鐘后,取出大麻,沖洗干凈待用;(3)將經電解處理的大麻加入復合酶溶液中,于PH4.5?6,45?55℃下酶解2?4小時后,自來水沖洗干凈;(4)將酶解處理過的大麻采用復合抗靜電劑噴淋后,烘干即得所需大麻纖維。本發明采用電化學?生物酶解相結合的方式處理大麻,使其適度脫膠,具有較高的可紡性,且避免了采用亞硫酸鹽化學脫膠所帶來的脫膠率低下、化工廢液量大的缺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纖維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紡度高的抗靜電大麻纖維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大麻系桑科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學名cannabis Salival,俗名漢麻、寒麻、線麻、花麻等,大麻品種高達150個左右,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我國是亞洲大麻生產中心,栽培面積和產量居世界首位,產地遍布全國,但主要為黃河流域,山東的泰安、甘肅的華亭都是有名的大麻產區,是該地區的主要經濟作物。大麻種植對氣候和土壤的要求不高,它生長迅速,抗蟲害能力強,而且在種植期間無需殺蟲劑和肥料,不會造成土地污染,環境生態良好,且種植收獲期較短,往往一畝地可收獲兩到三倍于棉花的大麻纖維。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天然纖維熱的興起,麻類織物以其優良的吸濕性、散熱性及良好的服飾特點已逐漸被人們所認識,而且越來越受到青睞。大麻纖維與其它纖維混紡后的織物同樣具有挺括,質地細薄,手感滑爽,穿著風涼,吸濕透氣性好,保形性好、加之纖維抗菌和抗靜電能力強、對染料的吸附性能好、防紫外線輻射能力強等特點,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其原料是制作夏季服裝的主要原料之一。
從大麻莖稈上直接剝離下來的稱為原麻,原麻中除含有纖維素成分外還含有一定量的非纖維素成分,包括木質素、半纖維素、蠟脂質、果膠及部分水溶物和灰分等。若使原麻具有可紡性,必須把這些非纖維素成分去除,得到精干麻,即脫膠。大麻纖維中木質素和半纖維素的含量高低直接影響脫膠難度和脫膠后的纖維質量。
大麻中木質素對無機酸的穩定性高,因此浸酸對木質素的去除效果不理想,而木質素的存在對紡織品質量影響較大。現有技術中常采用亞硫酸鹽水溶液煮練,去除木質素,但是效果也不太理想,通常需要堿煮輔助增強脫膠效果。同時化學脫膠要耗用大量的化工原料和能量,生產成本高,處理后的污水中含有有害化學成分,極易污染環境,且處理時間長,不易回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紡度高的抗靜電大麻纖維的制備方法,利用電化學-生物酶解聯合的方法對大麻進行脫膠處理,具有綠色環保、脫膠適度、纖維可紡性高的優點,同時采用抗靜電劑處理大麻纖維,使其抗靜電效果持久。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可紡度高的抗靜電大麻纖維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高溫煮練:將大麻洗凈后,置入沸水中煮練20-40分鐘后,取出,采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大麻單纖維細胞在胞間層物質的粘結下交織成網狀,先將大麻通過高溫煮練使得網狀結構交聯度降低,有利于小分子進入網狀結構中。
(2)電解:將經高溫煮練的大麻加入電解槽中,常溫電解處理10-20分鐘后,關閉電解電源,將電解液加熱至70-80℃,保溫10-20分鐘后,取出大麻,置于自來水中浸泡半小時后,再沖洗干凈待用;所述電解液為15-20w%Na2S2O3水溶液。
Na2S2O3水溶液的電解方程式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辰龍,未經張辰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855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