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理表層套管與氣層套管環空氣竄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68413.4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865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明(設計)人: | 席仲琛;徐迎新;曹欣;陳文博;謝濤;韓靜靜;景志明;段凱;楊博麗;姚蘭;吳簡;馬小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長慶井下技術作業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119 | 分類號: | E21B43/119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何銳 |
| 地址: | 710018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理 表層 套管 氣層 空氣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油氣田勘探和開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理表層套管與氣層套管環空氣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壓井并起出井內管柱;打可鉆式橋塞;在可鉆式橋塞之上對氣層套管進行射孔;在井口處表層套管外部開挖作業坑;在表層套管上帶壓打孔,在開孔處安裝控制閘門;由控制閘門接出放噴管線;打開控制閘門進行控制放噴;打開井口下入連續油管;打開套管閘門用清水洗井;由連續油管管內泵入超細水泥漿直至開孔處連接的放噴管線出口有水泥漿返出;關閉控制閘門,繼續泵注水泥漿1?3m3;停止泵注,起出連續油管,關閉井口閘門;帶壓侯凝至少48小時;因此,該方法用于解決套管存在漏點共同所致的表層套管和氣層套管環空氣竄的問題,維護井筒完整,避免氣井過早報廢,該方法原理簡單、操作方便、經濟可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氣田勘探和開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理表層套管與氣層套管環空氣竄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氣田開采時間逐漸增加,氣井井筒密封失效問題逐年增多,造成氣井井筒密封失效的原因主要是生產套管腐蝕穿孔、地層蠕變造成生產套管變形破損或連接螺紋處脫扣等。進入井筒的氣體會沿上述密封失效處進入表層套管和生產套管的環空,充填在環空中的空隙處,繼而在井底壓力的作用下沿環形空間上行并在表層套管和氣層套管環空靠近井口處聚集,最后從表層套管靠近井口的某連接螺紋處泄露。某些井可聽見明顯的氣體泄漏聲,某些可測到一定壓力,另有一些井氣體從井口附近的地面上泄露出。另外,上述的環空氣竄的問題一般發生在一開后固井水泥未上返至地面的井上。
現有處理表層套管和氣層套管環空氣竄問題的技術是一種止漏技術,具體為在保持生產工況不變的情況下,用夾具包容表層套管上的泄漏點,建立新的密封空腔,以高于泄漏系統介質壓力的推力,注入專用密封劑,密封腔內達到足夠的密封比壓,阻止泄漏,形成新的密封結構。詳見專利:一種新型帶壓堵漏裝置(ZL201420077277.X)。
該技術缺陷明顯,主要是沒有從根本上切斷泄露氣源,沒有將充填在環空空隙中的泄露氣體替出,沒有封堵固井泥漿膠結后遺留的空隙和固井泥漿未返至地面而留下的環空空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氣井一開和二開后固井水泥未返至地面、生產后氣層套管存在漏點共同所致的表層套管和氣層套管環空氣竄的問題。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理表層套管與氣層套管環空氣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壓井并起出井內管柱;2)在井筒中表層套管底部之下的200m處打可鉆式橋塞,并對可鉆式橋塞進行試壓;3)在可鉆式橋塞之上100m處對氣層套管進行射孔;4)由套放閘門接出放噴管線進行控制放噴并點火;5)在井口處表層套管外部開挖作業坑;6)在表層套管上距井口2.5m深度處帶壓打孔,在開孔處安裝控制閘門;7)由控制閘門接出放噴管線,并將放噴管線固定;8)打開控制閘門進行控制放噴;9)打開井口下入連續油管,下入深度為可鉆式橋塞塞面以上100m處;10)打開套管閘門用清水洗井;11)關閉套管閘門,保持開孔處控制閘門打開,由連續油管管內泵注清水;12)由連續油管管內泵入超細水泥漿直至開孔處連接的放噴管線出口有水泥漿返出;13)關閉控制閘門,繼續泵注水泥漿1-3m3;14)停止泵注,起出連續油管,關閉井口閘門;15)帶壓侯凝至少48小時;16)下入鉆磨工具串,將井筒內水泥塞及可鉆式橋塞鉆除,沖洗至人工井底;17)井筒試壓;18)拆除開孔處連接的放噴管線,封堵開孔并回填作業坑。
所述的步驟3)中射孔的穿透深度小于水泥環的厚度。
所述的步驟6)中的控制閘門具有35MPa的承壓能力并連接相同承壓等級的壓力表,帶壓打孔的開孔孔徑不小于50mm。
所述的步驟9)中的連續油管管徑不小于2.875英寸。
所述的步驟10)中的洗井為正循環洗井,排量不小于500L/min,清水由連續油管進入經套管閘門返出。
所述的步驟13)中的水泥漿為超細水泥漿體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長慶井下技術作業公司,未經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長慶井下技術作業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84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竄油藏的點火方法及開采方法
- 下一篇:一種氮氣與二氧化碳復合吞吐采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