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速就位的柱腳錨栓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8246.3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14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士長;黃闖;袁代鵬;余勇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1/24 | 分類號: | E04B1/24;E04B1/41;E04G21/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馮龍 |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就位 柱腳錨栓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結構建筑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快速就位的柱腳錨栓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鋼結構建筑的不斷推廣,各類鋼結構工程建設項目規模日益擴大,鋼結構工業廠房、鋼結構住宅、高層鋼結構、鋼結構場館等項目日益增多。在鋼結構建筑中,鋼柱腳一般采用錨栓連接的平板柱腳。錨栓是連接基礎與上部結構的關鍵部位,用來保證鋼柱準確定位,因此柱腳錨栓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房屋結構的整體質量和安全使用。在以往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在基礎周邊設置各軸線的外控樁點,以便預埋柱腳錨栓時架設經緯儀從縱橫兩個方向投測,然后用鋼卷尺定位每柱地腳錨栓的相對距離以及每組地腳錨栓之間的定位尺寸。該方法存在以下缺點:定位測站較多,測量步驟繁瑣,人工操作產生的誤差大,定位操作難度較高,精確度不易控制。針對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中提出了一些鋼柱腳錨栓定位裝置,能夠一定程度上提高安裝時的精度。然而現有的定位裝置均是采用兩層定位結構,即兩層定位模板的組合結構,兩層定位模板之間通過支撐件固定。在現場使用將錨栓定位后,需要逐個拆卸兩層定位模板、以及其間的支撐件。并且現場多通過點焊方式連接支撐件,因此還需要進行切割處理,速度較慢效率低下。同時,就算使用現有的兩層式定位模板進行安裝,也需要在外部設置全站儀等輔助工具來保證錨栓準確就位,同樣影響工程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快速就位的柱腳錨栓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鋼柱腳定位施工時速度慢、效率低的問題,實現簡化鋼柱腳定位時的現場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快速就位的柱腳錨栓結構,包括一塊定位模板,定位模板上設置錨栓孔,錨栓孔內插入錨栓,定位模板通過螺母與錨栓固定,各錨栓的軸線均平行,相鄰兩根錨栓之間均固定連接N根沿錨栓軸線方向上下分布的橫向筋,所有橫向筋均位于定位模板下側,且橫向筋垂直于錨栓軸線,其中N為大于等于2的整數;上下相鄰的兩根橫向筋之間固定連接縱向筋;所述定位模板的上表面設置有水平儀;所述定位模板的中心設置通孔、光束發射裝置,所述光束發射裝置的發射端位于通孔內且向定位模板下側發射光束,所發射的光束與錨栓軸線平行。
針對現有技術中鋼柱腳定位施工時速度慢、效率低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快速就位的柱腳錨栓結構,本結構中僅設置一塊定位模板,錨栓從定位模板上的錨栓孔中穿過,并通過螺母進行固定連接。通過螺母固定錨栓時,確保各錨栓的軸線均平行,使得在現場使用時不用再進行豎直度調整。相鄰兩根錨栓之間均固定連接N根橫向筋,通過橫向筋確保錨栓之間相對位置固定不動,各錨栓連接成為一個整體結構,橫向筋垂直于錨栓軸線,使得橫向筋的用量最少,節約成本。所有的橫向筋均位于定位模板下側,避免橫向筋阻隔定位模板的拆卸。上下分布的兩根橫向筋之間固定連接縱向筋,使得橫向筋與縱向筋共同構成框架結構,不僅能夠更加確保錨栓之間的結構穩定可靠,還能夠在澆筑水泥后,通過橫向筋與縱向筋共同構成鋼筋混凝土結構,使得澆筑完成后比傳統的捆綁基礎鋼筋進行澆筑的方式更加牢固、結構更強,從而顯著提高鋼柱腳錨栓施工時的工程質量。定位模板的上表面還設置有水平儀,便于在使用時工作人員直觀確認定位模板的水平程度,由于錨栓穿過定位模板上的錨栓孔,錨栓軸線垂直于定位模板表面,因此確定定位模板水平后即能確定錨栓豎直。定位模板的中心設置通孔、光束發射裝置,光束發射裝置的發射端位于通孔內且向定位模板下側發射光束,所發射的光束與錨栓軸線平行,因此使得光束沿著通孔向下發出,利用光直線傳播的特性,使得光束直接向下打在地面上,以此作為對中標記,消除了傳統技術中還需要另外架設全站儀的復雜工序。本發明使用過程中,根據施工圖紙在場外預制,僅需拿到現場對中安裝,安裝過程中提前在現場標記中心定位點,使得光束發射裝置所發出的光束直接打在標記的中心定位點上,再根據水平儀的顯示、調整螺母使定位模板水平即可。確認安裝到位后松開螺母,從上方卸下定位模板即完成了整個工序。將橫向筋、縱向筋留在錨栓上一同進行澆筑,不僅能夠避免現有技術中澆筑過程中單個錨栓獨立設置容易被水泥漿攪動導致位移的情況,還能夠通過橫向筋、縱向筋代替部分基礎鋼筋、減少后續基礎鋼筋的綁扎用量。相較于傳統技術中若僅使用一塊定位模板無法對錨栓進行穩定的定位,同時現有技術中需要在現場逐個安裝錨栓,且對每個錨栓進行垂直度校正,之后再逐個拆卸兩層定位模板、以及其間的支撐件,拆卸時甚至需要進行切割操作,同時在校正豎直度時還需要另外設置全站儀等進行判斷的復雜工序,本結構可在場外提前進行預制,在現場只需要通過光束發射裝置迅速進行對中,再通過光束發射裝置快速進行定位、通過水平儀快速方便的進行找平,調節錨栓的整體標高,不用再逐個對錨栓進行豎直度校正,之后拆卸時也僅需要拆卸一塊定位模板,而不用逐個拆卸兩層定位模板、以及其間的支撐件,更不用進行切割工序,極大程度上簡化了鋼柱腳定位時的現場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傳統方式中僅使用一塊定位模板時無法對錨栓進行固定的問題,已經通過橫向筋、縱向筋結構得以解決,因此本發明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82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