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斗雞成活率的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7768.1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421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徐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樅陽縣恒祥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付濤 |
| 地址: | 2467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斗雞 成活率 養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雞的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斗雞成活率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斗雞是以善打善斗而著稱的珍禽,又名打雞、咬雞、軍雞。兩雄相遇或為爭食時,或為奪偶相互打斗時,可置生死于度外,戰斗到最后一口氣。是供競賽和娛樂用的雞品種。斗雞游戲起源于亞洲。中國是世界上馴養斗雞的古老國家之一。中原斗雞產區在黃河沖積平原,地貌類型為沙丘、沙地與統淤平地。氣候屬半干旱半濕潤性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年降水量為600~800mm。種植業以小麥、玉米、花生和薯類為主,飼料資源豐富。吐魯番斗雞產于素有火州之稱的吐魯番盆地,處低海拔地區,海拔最低處為-154m,年降水量平均雖只有25mm,但因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源豐富,發展綠洲農業是該區的特點,物產豐富,主產小麥、高梁等。西雙版納斗雞原產地橄欖壩,海拔高度為523m,四周群山環抱,瀾滄江流經壩子中心,氣候炎熱,屬典型的熱帶氣候。盛產水稻、玉米、大豆及多種熱帶作物,動、植物天然飼料資源極其豐富。吐魯番斗雞和西雙版納斗雞所處的生態環境有一共同的特點,長期因交通不便,與外界處于比較隔絕的狀態,自然形成閉鎖的繁育群體。
近幾年來,特禽新品種斗雞以其巨大的開發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受到廣大養殖戶的青睞,養殖日漸升溫。斗雞養殖中往往面臨死亡率高的問題,造成極大的損失,怎樣將養殖風險降低到最低是養殖戶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提到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斗雞成活率的養殖方法,能夠降低斗雞的死亡率,提高斗雞的出肉率和營養價值。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提高斗雞成活率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斗雞達到20-25日齡時,按照體格大小將其分群養殖,育雛溫度控制在35-37℃,每隔1-2日遞減1-2℃,直到降溫至18-22℃,白天放養至室外接受自然光照,其余無光照時間使用強度為80-100lx的人工照明補充,逐步將24小時全日照每隔3-4天遞減1-2小時,直至保持16-18小時,另將環境的相對濕度控制為55-65%,控制育雛的溫度、濕度以及光照時間,根據斗雞的生理特點逐步使其適應外界環境,減少應激反應,提高成活率,且能夠防止疾病的發生;
(2)在斗雞達到50-60日齡時,進行初次斗雞訓練,每日訓練時長為15-20分鐘,訓練中根據斗雞的體格在腳上負重,所負重量和斗雞的重量關系為:負重量(克)=20(克)+斗雞重量(克)×3.2%,訓練后給斗雞及時補充3-5毫升的葡萄糖,在斗雞達到50-60日齡時,即進行初次斗雞訓練,過早的訓練能夠提高斗雞的代謝水平,加快骨骼發育,得到的斗雞肉質更加細嫩;
(3)初次斗雞訓練后,每隔5-7天強化一次訓練標準,通過“追、跳、溜、搶”的方式提高斗雞的免疫能力和肌肉率,期間利用大理石將斗雞的喙尖磨平,在日糧中添加1-2%的沙子,在飲用水中添加自配的化瘀排膿藥,在強化訓練中,采用多種形式相結合,排除單一持續的方式對于斗雞的傷害,能夠提高肉質的腿肌率和胸肌率,并且在訓練后及時制止了可能引發的傷口感染。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步驟(3)中所述“追”的訓練方式是將斗雞趕至開闊的訓練場,用訓練有素的家犬來回追趕斗雞,使其奔跑飛躍。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步驟(3)中所述“跳”的訓練方式是將斗雞趕至高度為2.5-3.0米的平臺,使其往下跳落。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步驟(3)中所述“溜”的訓練方式是將斗雞在雙腿負重的情況下在戶外覓食。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步驟(3)中所述“搶”的訓練方式是在給斗雞喂食時,投喂少量的飼料激起斗雞爭搶。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步驟(3)中所述的化瘀排膿藥的有效成分為:桔梗、大黃、魚腥草、金銀花和白芷。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和現有的養殖技術相比,本發明根據斗雞的生長規律研究出一套提高斗雞成活率和質量的養殖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控制育雛的溫度、濕度以及光照時間,根據斗雞的生理特點逐步使其適應外界環境,減少應激反應,提高成活率,且能夠防止疾病的發生;(2)在斗雞達到50-60日齡時,即進行初次斗雞訓練,過早的訓練能夠提高斗雞的代謝水平,加快骨骼發育,得到的斗雞肉質更加細嫩;(3)在強化訓練中,采用多種形式相結合,排除單一持續的方式對于斗雞的傷害,能夠提高肉質的腿肌率和胸肌率,并且在訓練后及時制止了可能引發的傷口感染;本發明的斗雞養殖方法,將斗雞的成活率提高至96-97%,得到的斗雞能量利用率和產肉性能均高于普通養殖方法得到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樅陽縣恒祥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未經樅陽縣恒祥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77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提高牛肉品質的養殖方法
- 下一篇:一種三黃雞育成期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