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以粘膠纖維壓榨液為原料制備木糖并聯產硫酸鈉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7395.8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84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瑛;曹嬡;周日尤;吳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凱通糧食生化研究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3K13/00 | 分類號: | C13K13/00;C01D5/16;C01D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12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膠 纖維 壓榨 原料 制備 聯產 硫酸鈉 方法 | ||
1.以粘膠纖維壓榨液為原料制備木糖并聯產硫酸鈉的方法,主要過程包括:先用硫酸中和粘膠纖維壓榨液,然后進行酸解、脫色、濃縮、結晶除離子、連續自動離子交換除離子、模擬移動床色譜分離提純木糖、木糖結晶,其特征在于:
(1)將粘膠纖維中和、酸解、脫色、濃縮,得濃縮液;
(2)用結晶法對所述濃縮液進行除離子,同時得到結晶硫酸鈉產品;
(3)用連續自動離子交換法對結晶母液進行除離子;
(4)用模擬移動床色譜分離裝置提純木糖,濃縮、結晶、干燥得結晶木糖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粘膠纖維壓榨液為原料制備木糖并聯產硫酸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和過程:將粘膠纖維壓榨液用水稀釋至折光濃度12.0~20.0%,加入體積濃度50±2%硫酸溶液中和,調節pH為7.0±0.5,得中和液。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以粘膠纖維壓榨液為原料制備木糖并聯產硫酸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解過程:將所述中和液用純水稀釋至折光濃度為10±1%,加入體積濃度50±2%硫酸溶液,調節pH為0.7±0.3,在105℃~125℃溫度下反應1~5h,得酸解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以粘膠纖維壓榨液為原料制備木糖并聯產硫酸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解條件為:pH為0.7±0.3,優選為pH 0.8;溫度105℃~125℃,優選為115~125℃;反應時間為1~5h,優選為2~4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粘膠纖維壓榨液為原料制備木糖并聯產硫酸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脫色、濃縮過程:于所述酸解液中加入干物質量0.1~2.0%的活性炭,在75℃~80℃溫度下脫色0.5~1h,過濾,得脫色液;將所述脫色液蒸發濃縮至質量百分比濃度30.0~40.0%,得濃縮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粘膠纖維壓榨液為原料制備木糖并聯產硫酸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晶除離子過程分如下步驟:
(1)一次結晶:將所述濃縮液冷卻結晶、離心分離后得到一次結晶母液和硫酸鈉濕晶體A;
(2)二次結晶:將所述一次結晶母液蒸發濃縮至折光濃度40.0±5.0%,冷卻結晶、離心分離后得到二次結晶母液和硫酸鈉濕晶體B;
(3)重結晶:將步驟(1)得到的所述硫酸鈉濕晶體A和步驟(2)得到的所述硫酸鈉濕晶體B混合,加入純水,加熱溶解至質量百分比濃度30~40%,冷卻結晶、離心分離、干燥,得到結晶硫酸鈉產品。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粘膠纖維壓榨液為原料制備木糖并聯產硫酸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續自動離子交換法,用連續自動離子交換裝置完成,裝置包括:一組陽樹脂柱,一組陰樹脂柱,與陽樹脂柱和陰樹脂柱連接的閥門;輔助裝置:進料槽,一次陽槽,一次陰槽,二次陽槽,成品槽,純水槽,酸槽,酸回收槽,廢酸槽,堿槽,堿回收槽,廢堿槽,回收水槽,泵,過濾器等,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續自動離子交換裝置至少有一組陽樹脂柱和一組陰樹脂柱;每根樹脂柱上部進出口和下部進出口都通過控制閥和相應管道連接;
所述連續自動離子交換裝置由計算機控制,自動完成陽離子交換和陰離子交換的全過程;自動將交換段內吸附飽和的樹脂柱移出,同時將處理好的樹脂柱裝入;自動將移出的吸附飽和的樹脂柱作再生處理。
8.根據權利要求7中所述連續自動離子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組陽樹脂柱由n根陽樹脂柱組成,所述一組陰樹脂柱由n根陰樹脂柱組成,n為10~34,優選為18~30,最優為22。
9.根據權利要求7中所述連續自動離子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組陽樹脂柱和一組陰樹脂柱在計算機控制下,周期性自動運行,一個周期由n個過程組成,每個過程運行至少四個步驟,每個過程均重復上一個過程的步驟。
10.根據權利要求9中所述連續自動離子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過程的四個步驟如下:
步驟1:A水頂料,B水頂酸;
步驟2:A氣頂料,B料頂水;
步驟3:A二級進酸,B一級進酸;
步驟4:A一級進料,B二級進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凱通糧食生化研究設計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凱通糧食生化研究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739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