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眼睛晶體研究頭足類不同生活史階段攝食生態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6801.9 | 申請日: | 2017-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13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必林;許巍;陳新軍;高春霞;林靜遠;侯明磊;李建華;金岳;蔣瑞;倪震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62 | 分類號: | G01N27/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順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1203 | 代理人: | 陸林輝 |
| 地址: | 2013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眼睛 晶體 研究 頭足類 不同 生活史 階段 攝食 生態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學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利用眼睛晶體研究頭足類不同生活史階段攝食生態的方法。
背景技術
頭足類為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動物的統稱,它們是重要的海洋經濟種類,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和南極等海域。頭足類在海洋生態系統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其攝食生態是頭足類的重點研究內容,一直以來受到國內外學者廣泛關注。胃含物分析是分析頭足類攝食生態的傳統方法,近年來,隨著氮穩定同位素分析法的興起,肌肉、內殼和角質顎等組織被廣泛用于頭足類的攝食生態分析。然而,肌肉只能分析頭足類最近幾周的攝食生態,內殼和角質顎盡管可以分析整個生活史過程的攝食生態,但是由于其自身結構的生長特征而無法準確的分析不同生活史階段頭足類的攝食生態。本方法通過分析不同生長階段眼睛晶體的碳氮穩定同位素來分析頭足類的攝食生態,為頭足類的攝食生態研究提供了一個新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眼睛晶體研究頭足類不同生活史階段攝食生態的方法,該方法利用體積大、容易提取、生長規律的眼睛晶體來研究頭足類的攝食生態,包括頭足類不同生活史階段眼睛晶體斷面的剝離和碳氮穩定同位素測定,主要步驟為提取、清洗、保存、晶體分層剝離、烘干、研磨、包埋、穩定同位素測定和攝食生態分析等過程;對眼睛近端晶體由外圍向核心對代表不同時間段的不同斷面分層剝離取樣,在同位素比質譜儀上對不同斷面的晶體進行碳氮穩定同位素的測定和攝食生態分析。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利用眼睛晶體研究頭足類不同生活史階段攝食生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分離:取出眼睛晶體,移除較小的遠端晶體,保留較大的近端晶體;
B、浸泡:用蒸餾水浸泡近端晶體5分鐘,使其充分吸水;
C、測量:(用游標卡尺)測量步驟B處理過的近端晶體的直徑;
D、微取樣:在解剖鏡下,由晶體最外層向晶體核心剝離0.5mm左右寬的晶體(微取樣采用無水酒精消毒過的寬頭鑷子,以免造成取樣時交叉污染);
E、再測量:(用游標卡尺)測量步驟D剝離晶體后剩余晶體的直徑;
F、重復以上步驟D和步驟E的過程,直至晶體核心部分直徑約為0.5mm,依據晶體大小的不同可得若干個晶體不同時間斷面的晶體樣品;
G、標樣選取:分別選取USGS 24(-16.049‰V-PDB)和USGS 26(53.7‰V-N2)的標準品作為碳和氮穩定同位素的校準;
H、碳氮穩定同位素的測定:在同位素比質譜儀上對不同時間斷面的晶體樣品進行碳氮穩定同位素的測定;
I、根據碳氮穩定同位素值確定頭足類不同生活史階段的攝食生態(營養級每增加一級碳穩定同位素升高0.5‰-1.5‰,氮穩定同位素升高2.0‰-3.5‰)。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A分離之前對眼睛晶體進行預處理,包括如下步驟:
i、提取:用手術刀劃破眼球,用鑷子取出一對晶體;
ii、清洗:用清水將晶體表面清洗干凈;
iii、保存:將經步驟ii處理的晶體放入75%的酒精中保存。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H中用于碳氮穩定同位素的測定的晶體樣品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烘干:將不同斷面的晶體樣品,分別放入干燥箱中烘干;
b、研磨:烘干后的樣品在冷凍混合球磨儀中研磨成粉末,并用100目的篩子過篩;
c、稱量:用百萬分之一電子天平稱量過篩粉末約1.5mg;
d、包埋:稱取的粉末置于錫舟中包埋,得到用于碳氮穩定同位素的測定的晶體樣品。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頭足類不同生活史階段眼睛晶體斷面的剝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分離:取出眼睛晶體,移除較小的遠端晶體,保留較大的近端晶體(將較小的遠端晶體移除,同時保留較大的近端晶體,以保證微取樣時有足夠的晶體量來完成穩定同位素測定);
B、浸泡:用蒸餾水浸泡近端晶體5分鐘,使其充分吸水(浸泡時使晶體充分吸水,這樣有助于晶體的剝離);
C、測量:(用游標卡尺)測量步驟B處理過的近端晶體的直徑;
D、微取樣:在解剖鏡下,由晶體最外層向晶體核心剝離0.5mm左右寬的晶體(微取樣采用無水酒精消毒過的寬頭鑷子,以免造成取樣時交叉污染);
E、再測量:(用游標卡尺)測量步驟D剝離晶體后剩余晶體的直徑;
F、重復以上步驟D和步驟E的過程,直至晶體核心部分直徑約為0.5mm,依據晶體大小的不同可得若干個晶體不同斷面的晶體樣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洋大學,未經上海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680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工業廢氣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陶瓷生產用通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