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原聲吉他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65948.6 | 申請日: | 2017-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72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晏雨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晏雨揚 |
| 主分類號: | G10D1/08 | 分類號: | G10D1/08;G10D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倫辰;李華華 |
| 地址: | 40000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原聲 吉他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原聲吉他,包括吉他主體和琴弦,吉他主體包括琴頭、琴頸、共鳴箱和琴弦下端固定結構;其中,琴弦下端固定結構包括琴碼和下弦枕;其特征是:琴弦下端固定結構還包括穿弦孔和琴弦下端固定件;穿弦孔斜向下貫穿下弦枕下方的琴碼和共鳴箱面板且與共鳴箱內部連通,穿弦孔為與琴弦一一對應設置的多個,琴弦下端經穿弦孔穿入共鳴箱內部;琴弦下端固定件包括固弦部,固弦部整體固定安裝于共鳴箱內部,固弦部上靠近共鳴箱面板的側端為固弦側端,該固弦側端與共鳴箱面板的內側面之間相互隔離,琴弦下端端部固定限位于固弦側端并實現琴弦下端固定。本發明的原聲吉他具有能夠使得共鳴箱面板不易變形,更好地確保吉他發音品質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吉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原聲吉他。
背景技術
吉他具有音色優雅,簡單易學,音色優美,表現力豐富等諸多優點,是當今流行音樂的主樂器之一。吉他按發聲原理的不同分為原聲吉他和電吉他。
通過公告號為CN203276807U專利的背景技術可知,現有的原聲吉他(參見本說明書附圖1和圖2)包括弦枕1、琴弦2、琴碼3(此處有誤,實際為“下弦枕”)、拉弦板4(此處有誤,實際為“琴碼(馬)”)、面板5、側板6、木墩7,琴碼3與拉弦板4固定,拉弦板4固定在面板5上,琴弦2由弦枕1和琴碼3支撐張緊后再與拉弦板4固定,木墩7固定在前后側板6的居中位置。而原聲吉他又分為:古典吉他和民謠吉他,兩者的區別是:古典吉他裝尼龍材質弦,民謠吉他裝鋼材質弦。當演奏時,撥動琴弦2使面板5跟隨琴弦2振動而發音,發出的聲音通過中空的共鳴箱產生混響效果,美化聲音。
現有原聲吉他的發音原理為:1、手指撥動琴弦,琴弦開始振動;2、吉他琴弦振動時,這種振動會傳給琴碼。3、琴碼將振動傳給面板。4、面板與琴身的共振壓縮共鳴箱內的空氣振動并產生聲波。5、聲波通過背板的反射并從共鳴箱的音孔傳出并發音。由以上發音原理可知,琴弦的振動能夠使得原聲吉他發音。進一步觀察現有原聲吉他可發現:琴碼包括下弦枕和弦栓,且琴弦振動時的壓力會經下弦枕傳遞給面板(使得面板表面微微內凹),琴弦振動時的拉力會通過弦栓傳遞給面板(使得面板表面微微外凸),所以,琴弦通過與下弦枕和弦栓相配合的結構來使得面板扭曲振動,從而發音。由以上振動傳遞的原理我們不難看出,使琴弦在垂直于面板的方向上振動,能夠使面板獲得的壓力和拉力最大化,使面板的振動最為充分,這也是吉他發出良好聲音的關鍵之處。
但是,現有的原聲吉他仍存在以下缺陷(通過公告號為CN203276807U專利的背景技術可知):
(1)張緊的琴弦2產生的巨大力量通過拉弦板4作用在面板上,會引起固定拉弦板4兩側的面板5變形,一側凸起,一側下陷,容易造成面板的開裂,影響吉他的使用壽命;
(2)由于面板5要承擔拉弦板4張緊琴弦的力量,所以在制造時,面板需要達到一定的厚度從而保證它需要承受的強度,而面板變厚會直接影響吉他的振動性能,降低吉他的品質;
(3)由于每塊面板5的木材強度不等,當面板5在受到巨大弦力的時候,每支吉他的面板都將產生預料不到的變形尺寸,使吉他的音效產生偏差,影響產品聲音質量的穩定性。
目前,現有技術中公開有以下兩件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第一件為公告號為:CN203276807U,名為“一種帶木質共鳴箱的古典、民謠吉他”的技術方案(參見本說明書附圖3),該技術方案包括弦枕1、琴弦2、琴碼3、拉弦板Ⅰ4、面板5、側板6、木墩7,琴碼3固定在拉弦板Ⅰ4上,拉弦板Ⅰ4固定在面板5上,其中,在前后側板6之間的共鳴箱內部居中的兩個木墩7之間沿吉他縱向固定支撐物8,后端的木墩7外的側板6上再固定拉弦板Ⅱ9,琴弦2的一端與弦枕1連接,另一端通過琴碼3的支撐固定在拉弦板Ⅱ9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晏雨揚,未經晏雨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59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