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源鎖死和喚醒電路及電源模塊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4998.2 | 申請日: | 2017-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508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秀;胡杰;喻洪流;張慧;李新偉;董祺;張林靈;歐道陽;許彥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009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源 喚醒 電路 電源模塊 | ||
1.一種電源鎖死和喚醒電路,設置在電源模塊中,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
開關S1_KEY、限流電阻R1、限流電阻R2、偏置電阻R3、偏置電阻R5、分壓電阻R7、分壓電阻R13、二極管D1、二極管D2、PNP三極管Q1、NPN三極管Q2以及電容C16,
其中,所述限流電阻R1的一端連接于第一電源,所述限流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二極管D1的正極,該二極管D1的負極連接于所述開關S1_KEY,該開關S1_KEY與所述電容C16并聯再接地,所述限流電阻R2的一端連接于第二電源,所述限流電阻R2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二極管D2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2的負極也連接于所述開關S1_KEY再接地,
所述限流電阻R2與所述二極管D2之間還設置有Power_KEY檢測端,所述Power_KEY檢測端與微控制單元MCU連接,用于反饋當前電平,
所述PNP三極管Q1的發射極連接于所述第一電源;所述PNP三極管Q1的基極通過所述偏置電阻R3連接于所述二極管D1的正極;所述PNP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所述分壓電阻R7和所述分壓電阻R13再接地,
所述分壓電阻R7與所述分壓電阻R13之間連接有電源使能端EN,
所述NPN三極管Q2的基極通過所述偏置電阻R5連接Power_Lock鎖定端,所述Power_Lock鎖定端與所述微控制單元MCU連接,當所述Power_Lock鎖定端電路導通時,所述Power_Lock鎖定端的端口將置高;所述NPN三極管Q2的集電極接于所述二極管D1的正極;所述NPN三極管Q2的發射極接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鎖死和喚醒電路,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電源的輸出電壓為9~24V,所述第二電源的輸出電壓為3.3V。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源鎖死和喚醒電路,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限流電阻R1和所述限流電阻R2的阻值均為10K-100K,
所述偏置電阻R3和所述偏置電阻R5的阻值均為1K-10K,
所述分壓電阻R13與所述分壓電阻R7的阻值之比為1:3.7~1: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鎖死和喚醒電路,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二極管D1和所述二極管D2為穩壓二極管。
5.一種電源模塊中,用于供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電源電路,提供電源;
電源鎖死和喚醒電路,與所述電源電路連接,用于控制所述電源電路的鎖死和喚醒;以及
降壓電路,與所述電源鎖死和喚醒電路連接,將所述電源電路降壓以滿足所述電源鎖死和喚醒電路的電壓需求,
其中,所述電源鎖死和喚醒電路為權利要求1~4所述的電源鎖死和喚醒電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源模塊,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電源電路中包含蓄電池和DC-DC芯片,
所述蓄電池為24V蓄電池,提供24V直流電,
所述DC-DC芯片為MP2303芯片,所述MP2303芯片作為開關電源芯片,用于使能控制以及將24V直流電轉換為6.25V直流電輸出。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源模塊,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降壓電路包含一級降壓電路和二級降壓電路,
所述一級降壓電路與所述電源電路相連,將所述6.25V直流電降壓至5V直流電,
所述一級降壓電路與所述一級降壓電路相連,將所述5V直流電降壓至3.3V直流電。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源模塊,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一級降壓電路包含穩壓芯片AMS117-5,所述二級降壓電路包含穩壓芯片AMS117-3.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工大學,未經上海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499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