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64736.6 | 申請日: | 2017-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67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儒甫;劉殿輝;張寶路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儒甫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F17/00;A01G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034 遼寧省沈陽市于***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元 有機 生物 栽培 基質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農業(yè)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冬暖溫室作物栽培基質主要為以下四種:一是直接在基土中施用化肥、有機肥;二是在土地上挖溝后放入秸稈、益生菌、有機肥和化肥;三是對基土作固化、硬化處理后制成水槽,實施無土水培;四是有機生態(tài)無土栽培基質。第一種栽培基質容易造成土地板結,還存在環(huán)境污染,并且污染狀況會隨著時間逐步加重。第二種栽培基質是在第一種方法基礎上進行的改進,雖然采用了環(huán)保的秸稈作為有機底物,但是由于秸稈所發(fā)揮的作用單一且有限,因此還是需要使用化肥,因此土地仍然存在板結和污染的情況。第三種栽培基質由于缺乏有機營養(yǎng)物,所能應用的作物有限,并且還容易導致作物營養(yǎng)的嚴重失衡。第四種栽培基質是目前正在推廣應用的無土栽培基質,添加有陶粒或煤渣,但這些栽培基質由于不加有機土壤,因此存在無機物缺乏和有機基質多樣性不足的缺陷,并且填加的陶粒等價格較貴,不易取得,填加的煤渣等可能有重金屬,污染土地。因此,亟需開發(fā)一種既能滿足農產品多樣化栽培,又能滿足人們健康和環(huán)保要求的新型溫室作物栽培基質。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有利于均衡作物營養(yǎng),增強作物的抗病抗逆性,保證農產品的品質,并確保土地的可持續(xù)使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按照質量百分含量由木本類植物廢棄物10~20%、禾本類植物廢棄物10~20%、含蛋白質油脂類植物廢棄物1~3%、中藥植物0.1~0.5%、動物的腐熟排泄物4~6%、含鈣廢棄物0.1~0.5%、煮熟黃豆0.1~0.5%、土5~10%、砂5~10%、水40~50%組成。
所述木本類植物廢棄物為槐樹、榆樹、柳樹、楊樹、楓樹中任意三種以上的廢棄枝葉混合、多樣性林的廢棄枝葉、或者木本菇渣。
所述禾本類植物廢棄物為蒿、麥、薭、馬鈴薯秧、地瓜秧、玉米中任意三種以上的廢棄莖稈葉穗混合、禾本菇渣、或者雜草。
所述含蛋白質油脂類植物廢棄物為黃豆的根莖葉廢棄物、向日葵的籽盤莖葉廢棄物、蘇子的穗莖稈廢棄物中任意一種或多種混合。
所述中藥植物為銀杏葉、靈芝菌渣、人參落葉、蒲公英、苦麻菜中任意兩種以上混合。
所述動物的腐熟排泄物為草食雜食動物中任意兩種以上動物的腐熟排泄物的混合,比如:豬、牛、羊、雞、鴨、鵝的腐熟排泄物中兩種以上混合。
所述含鈣廢棄物為動物骨或蛋殼。
所述土優(yōu)選多樣性林下有機土或荒地草皮土。
所述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按照所述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成分的質量百分配比,先將木本類植物廢棄物、禾本類植物廢棄物、含蛋白質油脂類植物廢棄物、中藥植物、含鈣廢棄物粉碎;將粉碎物與動物的腐熟排泄物、煮熟黃豆、土、砂、水摻拌均勻,在30~60℃有氧發(fā)酵2~3個月即得。
所述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的應用方法,包括:在栽培地點鋪設所述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將作物播種或定植到栽培基質內,栽培即可。
所述作物包括果菜、葉菜植物,比如番茄、茄子、辣椒、豆角、瓜類、菠菜、生菜、小白菜、油菜、油麥菜、甘藍等。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有利于均衡作物營養(yǎng),增強作物的抗病抗逆性,確保土地的可持續(xù)使用,并且無需采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化學試劑,制作成本低,還可就地就近取材,充分利用各種植物廢棄物。采用本發(fā)明的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可栽培多種果菜、葉菜植物,全面保證農產品的品質和口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所述是對本發(fā)明的解釋而不是限定。實施例1
一種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按照質量百分含量由槐樹、榆樹和楊樹葉混合15%、馬鈴薯秧、地瓜秧和蒿的莖稈葉混合15%、黃豆的根莖葉3%、銀杏葉和蒲公英按質量比2∶1混合0.1%、豬和雞的腐熟排泄物按質量比2∶1混合6%、豬骨0.1%、煮熟黃豆0.5%、多樣性林下有機土10%、粗砂10%、水40.3%組成。
上述多元有機生物栽培基質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上述成分的質量百分配比,先將槐樹、榆樹、楊樹的落葉,馬鈴薯秧、地瓜秧和蒿的莖稈葉,黃豆的根莖葉,銀杏葉和蒲公英,豬骨收集混合后粉碎;將粉碎物與豬和雞的腐熟排泄物、煮熟黃豆、多樣性林下有機土、粗砂、水摻拌均勻,在30~60℃有氧發(fā)酵2個半月即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儒甫,未經張儒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473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