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的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3778.8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70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胡森川;羅萬象;陳志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森川家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12 | 分類號: | C08L23/12;C08K9/06;C08K7/26;C08K9/04;C08K9/10;C08K3/26;C08J9/1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沈孝敬 |
| 地址: | 318004 浙江省臺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臨界 二氧化碳 發泡 聚丙烯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的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80-90份、介孔成核劑1-10份及協同成核劑1-10份,所述介孔成核劑由介孔二氧化硅、引發劑偶氮二異丁氰、硅烷偶聯劑及溴化亞銅催化劑作為主要成分制備而成,所述協同成核劑由納米碳酸鈣、馬來酸酐及聚丙烯作為主要成分制備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的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成核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介孔二氧化硅、硅烷偶聯劑、作為溶劑的甲苯以質量比為5-15:1:30-50的比例攪拌共混,加熱至130℃甲苯回流反應3-6h;
2)將步驟1)中得到的反應物去除甲苯和雜質后得到介孔二氧化硅改性產物,并將其在70-90℃真空烘干2-4h,得到粉末;
3)將步驟2)中得到的粉末、引發劑偶氮二異丁氰、溴化亞銅催化劑、去離子水以質量比為2-8:1:1:20-45的比例攪拌共混25-40min,共混物經300℃燒結2h,即得介孔二氧化硅成核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的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介孔二氧化硅、硅烷偶聯劑、甲苯的質量比為10:1:4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的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粉末、偶氮二異丁氰、溴化亞銅、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5:1:1:3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的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同成核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納米碳酸鈣、馬來酸酐、水以質量比為10-30:1:230-280的比例共混,快速攪拌,在流動速度為8-15L/min的CO2氣氛中攪拌反應1-2h,反應物充分干燥得白色粉末;
2)將步驟1)中得到的白色粉末和聚丙烯以1-5:1的質量比置于轉速為2000-3000r/min的高速攪拌機中攪拌3-8min,攪拌產物經160-180℃的單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即得協同成核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的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聯劑為KH57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的聚丙烯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是孔徑為10-100nm、粒徑為500nm-10um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8.一種用于超臨界二氧化碳發泡的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混合:依次將80-90份的聚丙烯、1-10份的介孔成核劑、1-10份的協同成核劑置入攪拌機中進行混料處理,攪拌至55℃后靜置冷卻;
2)熔融共混:將步驟1)中得到的產物放入單螺桿擠出機中熔融共混擠出,熔融溫度為166-174℃;
3)定型:將步驟2)中得到的混合物經擠出機機頭拉出、冷卻、吹干、切粒后即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森川家具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森川家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377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強化聚丙烯抗拉強度的功能母粒
- 下一篇:玻纖增強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