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軸對稱涵道的無人機交叉飛翼組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2670.7 | 申請日: | 2017-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823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龍秋;王會恩;臧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元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C27/20 | 分類號: | B64C27/20;B64C27/08;B64C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對稱 無人機 交叉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軸對稱涵道的無人機交叉飛翼組件。
背景技術
近年來,無人機由于它鮮明的技術特點在軍事和民用領域都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和飛速發展,尤其在農業植保、軍事偵察、環境異常檢測、救災搶險、電力巡檢、測繪與建模、航拍、娛樂等領域具有廣泛的需求,它代表著未來航空器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特別是近五年來,涌現出了很多特色鮮明的小型多軸旋翼無人機。
從技術角度定義,無人機可以分為:無人直升機、無人固定翼機、無人多旋翼飛行器、無人飛艇、無人傘翼機、無人涵道機等。涵道式飛行器具有普通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多旋翼機不具備的眾多優點,在軍用和民用航空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CN 201620271130.3公開了一種涵道式無人機,包括:機身主體;與所述機身主體的第一側連接的第一主涵道和第二主涵道;與所述機身主體的第二側連接的第三主涵道和第四主涵道;其中,所述第一主涵道和第四主涵道相對于所述機身主體的尾部對稱設置,所述第二主涵道和所述第三主涵道相對于所述機身主體的頭部對稱設置;所述機身主體的頭部下方還設置有前起落架,所述機身主體的尾部下方還設置有后起落架;所述第一主涵道、所述第二主涵道、所述第三主涵道以及所述第四主涵道內部均設置有一螺旋槳以及帶動螺旋槳轉動的發動機。
目前的涵道無人機的造型較為傳統,飛行阻力較大,導致其能耗較高,滯空時間不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對稱涵道的無人機交叉飛翼組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一種軸對稱涵道的無人機交叉飛翼組件,包括機架、涵道電機和夾持機構,所述機架包括主機架和若干個副機架,主機架為錐形管狀結構,所述副機架連接在主機架的側面并呈周向排列,所述副機架的外端及主機架的頂端連接有火箭式的導流柱,與副機架連接的導流柱的底部通過夾持機構連接有涵道電機。
優選的,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圓柱形的夾持片和螺釘組件。
優選的,所述主機架頂部的導流柱與主機架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副機架的數量為4個或6個或8個。
優選的,所述導流柱包括一個圓柱桿和一個箭頭狀的導流桿,圓柱桿和導流桿螺紋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通過優化機架的形狀及結構布局,設計了多個火箭式的導流柱,可有利于無人機飛行過程中氣流流暢地進入到涵道電機,且其頂部的形狀設計使得其飛行阻力大為降低,降低了能耗,在相同電量的情況下,滯空時間更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中涵道電機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主機架,2-副機架,3-涵道電機,4-圓柱桿,5-導流桿,6-夾持片,7-螺釘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軸對稱涵道的無人機交叉飛翼組件,包括機架、涵道電機3和夾持機構,所述機架包括主機架1和若干個副機架2,主機架1為錐形管狀結構,所述副機架2連接在主機架1的側面并呈周向排列,所述副機架2的外端及主機架1的頂端連接有火箭式的導流柱,與副機架2連接的導流柱的底部通過夾持機構連接有涵道電機3。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圓柱形的夾持片6和螺釘組件7,螺釘組件7具體包括螺釘和螺母,副機架2上的導流柱的底部通過夾持片6與涵道電機3連接,并通過螺釘組件7擰緊固定。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主機架1頂部的導流柱與主機架1螺紋連接,可便于拆卸,或者更換不同尺寸和形狀的導流柱。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副機架2的數量為4個或6個或8個,或者其他數量,具體可根據需要選擇。
此外,所述導流柱包括一個圓柱桿4和一個箭頭狀的導流桿5,圓柱桿4和導流桿5螺紋連接,方便拆卸和更換不同型號的導流柱結構。
基于上述,本發明通過優化機架的形狀及結構布局,設計了多個火箭式的導流柱,可有利于無人機飛行過程中氣流流暢地進入到涵道電機3,且其頂部的形狀設計使得其飛行阻力大為降低,降低了能耗,在相同電量的情況下,滯空時間更長。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發明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發明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發明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發明包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元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蕪湖元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267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控制精確的智能型四旋翼無人機
- 下一篇:一種組合飛行器及其降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