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截止品位放礦正面礦石殘留體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62614.3 | 申請日: | 2017-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2585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正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梅山冶金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C41/22 | 分類號: | E21C41/22;E21F17/00;F42D3/04;G01B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顧進 |
| 地址: | 21003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殘留體 測量 礦石 放礦 截止品位 體積測量 參數優化 礦石損失 模型構建 設計參數 直接計算 休止角 進路 落礦 巷道 驗證 檢驗 | ||
1.一種截止品位放礦正面礦石殘留體測量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測量巷道模型構建:多個正常退采迎頭向聯絡道同時退采時,選擇2條以上作為超前退采進路,超前退采與正常退采進路間隔布置不能相鄰布置,距離聯絡道8m±2m 被選擇的超前退采進路正常爆破退采,其它正常退采迎頭暫停,加大正常退采與超前退采排位線之間的距離,保證超前退采進路首先通過聯絡道,這樣形成超前退采進路與正常退采進路橫跨聯絡道兩側,被部分切割的聯絡道就形成了觀測巷道,測量巷道模型構建結束;
(2)正面礦石殘留體形成:在距離聯絡道8m±2m正常退采迎頭暫停爆破退采,被選擇的超前退采進路按照崩礦步距進行爆破,爆破后按照全斷面出礦要求進行出礦,出礦到截止品位后松散礦體的損失主要有脊部殘留體、靠壁殘留體、正面礦石殘留體,其中脊部殘留體可以通過下分層放礦進行回收;靠壁殘留體存在的時間較短,前一崩礦步距的靠壁殘留體大部分在后一步距以純礦石形式回收,少量轉化為本步距的正面礦石殘留體,正面礦石殘留體將成為永久損失被嵌在退采進路下部采空區,多排爆破后會形成相應數量的多個正面礦石殘留體;
(3)正面礦石殘留體體積測量:形成多個正面礦石殘留體之后,在超前退采進路兩側的觀測聯絡道集中出礦,出礦至不淌礦為止,停止淌礦后由于單位崩礦步距的暴力擠壓作用,形成相應數量的多個正面礦石殘留體嵌在退采進路下部貧化的廢石中,形條狀并且與水平成一定的夾角,該夾角大小由松散體的自然安息角決定,可直接利用測量工具測量條狀殘留體的矩形長度X、寬度Y、放礦休止角β,由于進路間距B為已知設計參數,故可以直接計算殘留體的體積:V=X×Y×B,殘留體體積測量結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截止品位放礦正面礦石殘留體測量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爆破后按照全斷面出礦要求進行出礦,具體是:爆破后崩礦步距范圍內的礦石在炸藥作用下變成近似松動橢球體充填于廢石與礦體壁之間,出礦巷道頂部形成放礦口,鏟運機持續將放礦口淌出的松散礦體運至溜井,在持續出礦的過程中礦巖移動規律按照移動漏斗、降落漏斗、破裂漏斗的規律逐步衍化,按照全斷面要求規范出礦,放出礦石量逐步增加,直至到截止品位停止出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梅山冶金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梅山冶金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261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急傾斜煤層的柔性掩護支架采煤法
- 下一篇:一種充填體下的采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