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安全節能型汽車玻璃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62209.1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215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盧夢言;盧軍;盧孟磊;張丁日;盧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星納氣凝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17/06 | 分類號: | B32B17/06;B32B7/10;B32B37/10;B32B37/06;B32B38/18;B60J1/00;B60J1/02;C03C27/00;C03C27/04;C03C2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12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 節能型 汽車玻璃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種安全節能型汽車玻璃,依次由玻璃、氣凝膠復合層、玻璃構成,所述氣凝膠復合層由一片或多片氣凝膠及氣凝膠周圍側面的有機膠片構成,所述多片氣凝膠之間通過周圍側面的有機膠片水平粘結。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合片,將一片或多片氣凝膠水平放置于一塊玻璃上,再在一片或多片氣凝膠周圍放置有機膠片,再將另一塊玻璃放置于一片或多片氣凝膠和有機膠片上,得到組合體;(2)熱壓成型,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將組合體進行熱壓成型。該安全節能型汽車玻璃具有優異的可見光透過性、隔熱、隔音降噪、抗沖擊以及防結露性能,尤其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前擋風玻璃、門玻璃、天窗、后擋風玻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玻璃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安全節能型汽車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玻璃是一種透明度、強度及硬度都很高,不透氣的物料,玻璃在日常環境中呈化學惰性,亦不會與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廣泛。現有技術中用于汽車的玻璃,主要是用來封閉、采光,而起不到很好的隔熱保溫、隔音降噪、防眩光、防結露與霧化、抗沖擊等效果。隨著汽車技術,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人們對汽車續航能力、舒適度(包括車內光線走向、光線成分、噪音、溫度等)的要求越來越高,汽車玻璃已從過去單純作為采光材料,逐漸向安全、保溫隔熱、隔音降噪、控制光線等方向發展。
氣凝膠是一種由納米級顆粒堆積而成的、具有納米級孔洞的輕質固體材料,具有極高的孔隙率、比表面積,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不燃性,表現出優異的輕質、透光、隔熱、保溫、隔音、防火、抗沖擊性能;因此,將氣凝膠夾填于兩片玻璃中,尤其是鋼化玻璃、夾膠玻璃復合得到的汽車玻璃,不僅可以減少汽車空調的使用,提高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還可以調節光線、隔音降噪、防止玻璃結露霧化和抗沖擊,提高舒適度和安全性。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安全節能型汽車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一種安全節能型汽車玻璃,依次由玻璃、氣凝膠復合層、玻璃構成,所述氣凝膠復合層由一片或多片氣凝膠及氣凝膠周圍側面的有機膠片構成,所述多片氣凝膠之間通過周圍側面的有機膠片水平粘結。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礎之上,所述氣凝膠周圍側面的有機膠片還與所述玻璃互為粘結。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礎之上,所述氣凝膠復合層與所述玻璃之間設置有有機膠片。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礎之上,所述玻璃為鋼化玻璃、區域鋼化玻璃、半鋼化玻璃、超白玻璃、浮法玻璃、鍍膜玻璃、貼膜玻璃中的一種;所述玻璃可以為曲面玻璃。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礎之上,所述氣凝膠可以為曲面塊狀氣凝膠。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礎之上,所述有機膠片為聚乙烯醇縮丁醛、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丙烯酸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乙烯中的一種或多種。
一種安全節能型汽車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合片,將一片或多片氣凝膠水平放置于一塊玻璃上,再在一片或多片氣凝膠周圍放置有機膠片,再將另一塊玻璃放置于一片或多片氣凝膠和有機膠片上,得到組合體;
(2)熱壓成型,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將組合體進行熱壓成型。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礎之上,所述合片步驟中放置氣凝膠之前,還包括在玻璃表面上鋪一層有機膠片;所述合片步驟中放置另一塊玻璃之前,還包括在一片或多片氣凝膠和有機膠片上鋪一層有機膠片。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礎之上,所述合片步驟之前,還包括玻璃清洗和玻璃表面預處理。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礎之上,所述合片可以步驟之前,還包括貼膜步驟;所述貼膜步驟為在所述玻璃表面黏貼勻光膜、紫外線吸收膜、防眩目膜、低輻射膜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星納氣凝膠有限公司,未經長沙星納氣凝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22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