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1459.3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98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虎;婁斌;周謨圣;徐四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視健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9/04 | 分類號: | A61F9/04;H04L29/08;G02C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張春水,唐京橋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越***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眼罩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弱視治療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統。
背景技術
弱視(amblyopia):是視覺發育期由于異常視覺經驗(單眼斜視,屈光參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覺剝奪)引起的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下降,眼部檢查無器質性病變。弱視的患病率為2%-4%,為視覺發育相關性疾病。弱視診斷時要參考不同年齡兒童正常視力下限:3-5歲兒童正常視力參考值下限為0.5,6歲及歲以上為0.7。兩眼最佳矯正視力相差2行或更多,較差的一眼為弱視。如果幼兒視力不低于同齡兒童正常視力下限,雙眼視力相差不足2行,又未發現引起弱視的危險因素,則不宜診斷為弱視,可以列為觀察對象。兒童視覺發育:兒童視力是逐步發育成熟的,兒童視覺發育的關鍵期為0-3歲,敏感期為0-12歲,雙眼視覺發育6-8歲成熟。
現有的治療弱視的方法是遮蓋法(occlusion):用眼罩遮蓋優勢眼,強迫弱視眼使用。遮蓋法已有200余年歷史,迄今仍為最為有效的治療單眼弱視的方法。遮蓋法可以清除由于刺激注視眼而造成的對弱視眼的抑制作用。用遮蓋法治療時,須密切觀察被遮蓋眼視力的變化,避免被遮蓋眼發生遮蓋性弱視。遮蓋法治療弱視,遮蓋時間根據弱視程度可以選擇4小時、6小時和全天遮蓋。復診時間根據患兒年齡確定,年齡越小,復診間隔時間越短。1歲兒童復查間隔為1周,2歲兒童復查間隔為2周,4歲兒童復查間隔為1月。因為弱視治療易反復,雙眼視力平衡后,要逐步減少遮蓋時間慢慢停止遮蓋治療,以使療效鞏固。
然而,因為家長以及孩子的社會心理因素、教育文化程度和經濟能力不同,遮蓋治療依從性及可監控性較差,弱視患兒復診不及時,往往導致視力無法及時有效提高,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統,通過將監測裝置與眼罩相結合并一起固定在眼鏡上,用于監測眼罩是否有效配戴,解決了現有的單純的通過眼罩遮蓋的方法由于因為家長以及孩子的社會心理因素、教育文化程度和經濟能力不同造成的遮蓋治療依從性及可監控性較差、弱視患兒復診不及時的技術問題,從而實現視力及時有效提高,防止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能眼罩,包括:覆蓋在眼鏡前鏡框一側的眼罩、與所述眼罩連接且與所述眼罩一起固定在眼鏡上的監測裝置;
所述監測裝置用于監測所述眼罩是否有效配戴,且包括測距模塊、傳感器、與所述測距模塊和所述傳感器通信連接的芯片。
優選地,
所述監測裝置固定在眼鏡側支架上。
優選地,
所述監測裝置與所述眼罩可拆卸連接。
優選地,
所述傳感器為三軸傳感器。
優選地,
所述監測裝置還包括用于統計所述眼罩有效配戴時間的計時模塊,其中計時模塊與所述芯片通信連接。
優選地,
所述監測裝置還包括用于上傳監測信息的通信模塊。
優選地,
所述通信模塊為藍牙模塊。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能眼罩系統,包括本發明實施例提及的任意一項智能眼罩。
優選地,
所述智能眼罩系統還包括與所述監測裝置通信連接的智能手機。
優選地,
所述智能眼罩系統還包括與所述智能手機通信連接的云端服務器,用于醫生了解所述監測裝置通過所述智能手機同步的監測信息。
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統,通過將監測裝置與眼罩相結合并一起固定在眼鏡上,用于監測眼罩是否有效配戴,并將監測信息及時上傳到手機并同步到云端服務器,使得醫生通過云端服務器及時了解有關眼罩配戴的監測信息,并根據監測信息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解決了現有的單純的通過眼罩遮蓋的方法由于因為家長以及孩子的社會心理因素、教育文化程度和經濟能力不同造成的遮蓋治療依從性及可監控性較差、弱視患兒復診不及時的技術問題,從而實現視力及時有效提高,防止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2、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智能眼罩,通過將眼罩與監測裝置可拆卸連接,使得眼罩更方便清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視健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廣州視健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145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