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低輻射高效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61309.2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42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勇;劉啟明;李世猛;唐燕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魯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L53/12 | 分類號: | B60L53/12;B60L53/38;H02J7/02;H02J50/12;H02J50/70 |
| 代理公司: | 煙臺上禾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劉志毅 |
| 地址: | 26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輻射 高效 電動汽車 無線 充電 裝置 | ||
1.一種低輻射高效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裝置,包括:原邊發(fā)射端和副邊接收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邊發(fā)射端包括:控制模塊、驅動電路、諧振耦合模塊、電壓信號整形模塊、原邊通信電路、整流濾波電路以及外接電源,其中,
所述控制模塊包括相互連接的原邊單片機和控制信號產(chǎn)生電路;
所述驅動電路與所述控制模塊中的所述控制信號產(chǎn)生電路相連接,所述驅動電路中設有兩個共地的場效應管;
所述諧振耦合模塊包括相互連接的電容控制接入電路和發(fā)射線圈,所述電容控制接入電路與所述原邊單片機相連接;所述發(fā)射線圈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分別連接所述驅動電路、所述電壓信號整形模塊;所述第二端分別連接所述驅動電路、原邊通信電路;所述第三端為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正中間的抽頭,通過一個平衡電感連接到所述整流濾波電路,進一步連接到所述整流濾波電路連接外接電源,接收來自外部的電力;所述電容控制接入電路并聯(lián)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還分別連接所述驅動電路中的兩個場效應管;
所述電壓信號整形模塊包括原邊電壓波形整形電路和原邊電壓幅度轉換電路,所述電壓信號整形模塊連接至所述控制模塊中的所述原邊單片機,并將發(fā)射線圈第一端的波形和電壓大小的信息傳送至所述原邊單片機;
所述電壓信號整形模塊還用于實時檢測控制信號產(chǎn)生電路輸出端的電壓和驅動電路輸出端的電壓之間的相位差,并將所述相位差實時傳送到原邊單片機;
所述原邊單片機用于根據(jù)電壓信號整形模塊發(fā)送的相位差與事先存入原邊單片機中的不同程度漏磁下的相位差作比較,判斷漏磁程度,然后發(fā)送命令控制相應的電容控制接入電路,使電路保持諧振狀態(tài);
所述原邊單片機還用于根據(jù)所述電壓信號整形模塊發(fā)送的發(fā)射線圈電壓大小與事先存入原邊單片機的原邊電壓峰值作比較,調(diào)整原邊單片機輸出的PWM波的占空比;
所述原邊通信電路分別與所述控制模塊中的所述原邊單片機、所述諧振耦合模塊中的發(fā)射線圈相連接,所述原邊通信電路中設有放大電路和鑒頻電路;
所述整流濾波電路中設有整流橋和電容。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邊接收端包括:副邊單片機、副邊通信電路、接收線圈、汽車充電電路、電壓檢測電路以及顯示屏,其中,所述副邊單片機、所述副邊通信電路、所述接收線圈、所述汽車充電電路以及所述電壓檢測電路依次連接,所述電壓檢測電路和所述顯示屏分別連接至所述副邊單片機。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副邊接收端的接收線圈與原邊發(fā)射端的發(fā)射線圈耦合適配。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充電電路中設有用于儲存電能、供汽車使用的充電電池。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手機通信模塊,所述手機通信模塊連接至所述控制模塊中的所述原邊單片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魯東大學,未經(jīng)魯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130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基于高效吸波結構的充電站
- 下一篇:一種地埋式太陽能充電汽車車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