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評估多層薄膜膜基結合強度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1069.6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637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樓白楊;潘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G01N19/04;G01N19/02;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16 | 代理人: | 朱楓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評估 多層 薄膜 結合 強度 方法 | ||
1.一種評估多層薄膜膜基結合強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步驟:
步驟1)通過磁控離子鍍在H13基體沉積CrN層獲得單層CrN薄膜;所述磁控離子鍍的參數設置為Cr靶電流4A,偏壓-75V,沉積時間600s;
步驟2)通過磁控離子鍍在H13基體沉積CrN-CrMoAlN多層薄膜;所述磁控離子鍍的參數設置為Cr靶電流4A,Al靶及Mo靶電流6A,偏壓-75V,CrN過渡層沉積600s,CrMoAlN功能層沉積1800s;
步驟3)采用納米壓痕儀分別對H13基體、步驟1)制得的單層CrN薄膜及步驟2)制得的CrN-CrMoAlN多層薄膜以連續剛度法測量彈性模量;具體是在最大壓深為1000nm時,通過所述的納米壓痕儀測量彈性模量值;
步驟4)采用涂層附著力自動劃痕儀獲取涂層分離臨界載荷LC及涂層分離軌跡寬度dc;實驗參數設置為最大載荷為30N,加載速率為30mN/s,劃痕長度為1mm;
步驟5)采用銷盤磨損試驗儀對步驟2)制得的CrN-CrMoAlN多層薄膜進行摩擦磨損實驗測出其摩擦系數;實驗參數設置為載荷15 N,對磨件為直徑4 mm的W-6%Co球,轉速637 r/min,測試時間1800 s, 磨痕直徑6mm, 測試溫度25 ℃;
步驟6)通過ABAQUS 6.13軟件對CrN-CrMoAlN多層薄膜進行建模及膜基結合性能的分析,具體過程如下:
步驟6.1)建模:打開ABAQUS 6.13軟件,在part單元分別構建剛性壓頭、CrN-CrMoAlN多層薄膜模型;模型采用二維軸對稱結構;CrN-CrMoAlN多層薄膜模型在基體與薄膜之間構建一層Cohesive單元;其中:剛性壓頭為維式壓頭,CrN-CrMoAlN多層薄膜中CrN及CrMoAlN膜厚比1:3,Cohesive單元厚度為0.1μm,H13基體厚度為50μm;
步驟6.2)參考點設置:定義剛性壓頭與薄膜接觸點為參考點;
步驟6.3)材料屬性:在Property單元,定義CrN過渡層、CrMoAlN功能層為線彈性材料即只需定義材料泊松比、彈性模量;定義H13基體為理想彈塑性材料即只需定義材料泊松比、彈性模量及屈服強度;定義Cohesive單元層損傷準則采用最大應力損傷準則,并采取能量法則控制,Cohesive單元的剛度與基體模量一致,Cohesive單元的斷裂強度按如下公式(Ⅰ)計算:
式中:Lc:涂層分離臨界載荷,單位N;dc:涂層分離軌跡寬度,單位μm;μ:薄膜摩擦系數;涂層泊松比;
Cohesive單元的斷裂能根據公式(Ⅱ)計算:
式中:涂層斷裂強度,單位MPa;t:涂層厚度,單位μm;涂層彈性模量,單位MPa;
步驟6.4)設置分析步:在Step單元中設置分析步,第一步設置加載,第二步設置卸載,并定義相應的輸出變量;
步驟6.5)定義接觸:在Interaction單元中定義壓頭與薄膜接觸為光滑無摩擦;
步驟6.6)施加載荷與邊界條件:固定模型的對稱軸水平位移及基體底邊縱向位移;在定義的參考點處用壓入深度來代替施加的靜載荷;
步驟6.7)網格劃分:在Mesh單元中,H13基體與CrN-CrMoAlN多層薄膜的網格單元類型采用CAX4R型;凝聚性單元模塊單元網格采用COHAX4型;
步驟6.8)后處理分析:在Job單元中遞交任務獲取模型載荷位移曲線及應力云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106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包裝盒(富硒黃精元片)
- 下一篇:包裝盒(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