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的前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61028.7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0006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高木良輔 | 申請(專利權)人: | 鈴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B60K11/06;B60K11/04;G01S13/9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 11323 | 代理人: | 權鮮枝;張艷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前部 結構 | ||
提供能抑制配置在發動機室的前端部的雷達裝置的溫度上升的車輛的前部結構。車輛(1)具備導風管(40),導風管具有配置在外部氣體導入口的后方的進氣口(41)和向發動機室(14)側開口的排氣口(42),將從進氣口進入的外部氣體從排氣口引到發動機室中。導風管(40)配置在發動機(16)的前方且與雷達裝置(30)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相鄰的位置。另外,導風管的排氣口(42)在車輛上下方向上在雷達裝置(30)的附近開口。雷達裝置(30)在車輛寬度方向上配置在與散熱器(18)相鄰的位置。導風管相對于雷達裝置(30)配置在與散熱器(18)相反的一側。排氣口(42)的開口面積形成為小于進氣口(41)的開口面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發動機室的前端部具備雷達裝置的車輛的前部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汽車等車輛中,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Autonomous EmergencyBraking)已普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具備探測前方的障礙物等的雷達裝置。
以往,作為具備雷達裝置的車輛,已知專利文獻1記載的車輛。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車輛中,從前保險杠的外部氣體導入口面向前方地將雷達裝置搭載在發動機室的前端部。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車輛中,在雷達裝置的前方未配置有遮蔽物,因此能防止電波的干擾。
專利文獻1:特開2009-287950號公報
發明內容
在這種以往的車輛中,在發動機室的前端部配置有冷卻器,外部氣體通過冷卻器從而變成高溫而釋放到發動機室內。并且,該高溫的外部氣體在車速為低速的情況下,由于來自發動機的前端部的排氣歧管的熱而進一步升溫,回流而流入發動機室的前端部的雷達裝置的周圍。因此,在以往的車輛中,盡管將雷達裝置搭載在發動機室的前端部,雷達裝置的溫度也有可能過高。
另一方面,為了促進雷達裝置的冷卻,可以考慮擴大前保險杠的外部氣體導入口的面積,通過發動機室導入更多的外部氣體。但是,在擴大外部氣體導入口的面積的情況下,車輛受到的空氣阻力會增大。另外,在小型車中,由于車體尺寸的限制,充分擴大外部氣體導入口的面積是困難的。
本發明是著眼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配置在發動機室的前端部的雷達裝置的溫度上升的車輛的前部結構。
本發明是一種車輛的前部結構,具備:車體,其在車輛的前部形成有發動機室;車體構件,其配置在上述車輛的前端部,具有將外部氣體導入上述發動機室的外部氣體導入口;發動機,其配置在上述發動機室內;散熱器,其配置在上述發動機室的前端部且在上述外部氣體導入口的后方;雷達裝置,其配置在上述發動機室的前端部;以及冷卻風扇,其將通過上述散熱器的外部氣體排出到上述發動機室內,上述車輛的前部結構的特征在于,具備導風管,上述導風管具有配置在上述外部氣體導入口的后方的進氣口和向上述發動機室側開口的排氣口,將從上述進氣口進入的外部氣體從上述排氣口引到上述發動機室中,上述導風管配置在上述發動機的前方且與上述雷達裝置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相鄰的位置,上述導風管的排氣口在車輛上下方向上在上述雷達裝置的附近開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鈴木株式會社,未經鈴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10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氯化聚乙烯反應釜系統
- 下一篇:一種永磁旋轉攪拌高壓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