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擠壓式增扭磁流變離合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60733.5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848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剛;毛雄志;鄭劍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D37/00 | 分類號: | F16D37/00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匯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顏昌偉 |
| 地址: | 411201***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擠壓 式增扭磁 流變 離合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擠壓式增扭磁流變離合器,包括外殼體、端蓋、輸入軸、輸出套筒、輸出軸、鋼球、擠壓活塞及電磁線圈;所述的輸入軸與外殼體的一端連接,外殼體的另一端設有端蓋;所述的外殼體內設有磁流變液和輸出套筒,所述的輸出軸穿過端蓋伸入外殼體,與輸出套筒連接,且與輸入軸同軸;外殼體內輸出軸上設有電磁線圈,輸出套筒內設有活塞,活塞的移動方向與輸出軸軸線平行,活塞與輸出套筒之間設有彈簧,活塞和電磁線圈之間的輸出套筒側壁上設有泄流口。本發明在活塞和鋼球的復合擠壓作用下,增加了本發明的扭矩,提高了本發明的傳遞效率,實現了快速響應;本發明還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可靠、密封性好、經濟性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離合器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擠壓式增扭磁流變離合器。
背景技術
磁流變液主要由在磁場下可極化的微米級(0.01~10μm)具有高飽和磁化強度的鐵磁性細微顆粒、能使磁性顆粒均勻分散的溶劑(水、礦物油、硅油等)及表面活性劑組成的穩定懸浮液體。磁流變液是一種新型的智能流體,其屈服應力和黏性隨著外加磁場的變化而變化。基于磁流變液的這種特殊力學性質,它們能用于外加磁場控制的器件,如磁流變離合器、阻尼閥、磁流變減震器等。
磁流變離合器是磁流變液應用的一個重要方向。磁流變離合器是由磁流變液的剪切應力傳遞轉矩的器件,磁流變離合器是通過對外加磁場強度的控制實現離合器結合、分離功能,甚至可以實現扭矩傳遞的無級變化控制。它克服了傳統離合器易磨損、噪聲大等缺點,以其結構簡單、能耗低、響應速度快等特點被廣泛研究并取得了顯著進步。其中,根據磁流變離合器在器件中所形成的幾何形狀大致可分為圓筒式磁流變離合器、圓盤式磁流變離合器、碟片式磁流變離合器等。
但是,磁流變液剪切屈服應力不足、扭轉力不夠的問題,一直制約著磁流變液的發展,過低的傳遞效率使得該項技術的現實應用并不廣泛。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扭轉力和傳遞效率高的擠壓式增扭磁流變離合器。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擠壓式增扭磁流變離合器,包括外殼體、端蓋、輸入軸、輸出套筒、輸出軸、擠壓活塞及電磁線圈;所述的輸入軸與外殼體的一端連接,外殼體的另一端設有端蓋;所述的外殼體內設有磁流變液和輸出套筒,所述的輸出軸穿過端蓋伸入外殼體,與輸出套筒連接,且與輸入軸同軸;外殼體內輸出軸上設有電磁線圈,輸出套筒內設有活塞,活塞的移動方向與輸出軸軸線平行,活塞與輸出套筒之間設有彈簧,活塞和電磁線圈之間的輸出套筒側壁上設有泄流口。
上述的擠壓式增扭磁流變離合器中,所述的輸出套筒上設有若干沿徑向設置的盲孔,盲孔內設有鋼球,鋼球通過彈簧與盲孔底部連接。
上述的擠壓式增扭磁流變離合器中,所述外殼體、端蓋與輸出套筒均采用非導磁材料,活塞采用導磁體材料。
上述的擠壓式增扭磁流變離合器中,所述輸出軸與端蓋之間設有軸承與密封圈。
上述的擠壓式增扭磁流變離合器中,所述輸入軸外殼體之間、端蓋與外殼體之間分別通過螺栓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電磁線圈通電時,磁流變液由類牛頓態流體轉變為類固態流體傳遞轉矩,鋼球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外移,對磁流變液擠壓;同時,在電磁吸力的作用下使得活塞產生移動,對磁流變液擠壓,在活塞和鋼球的復合擠壓作用下,增加了本發明的扭矩,提高了本發明的傳遞效率,實現了快速響應;本發明還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可靠、密封性好、經濟性高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潭大學,未經湘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073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