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海綿城市建設用雨水調蓄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60193.0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84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榮芳;陳再東;解清杰;劉碩敏;戴競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F5/10 | 分類號: | E03F5/10;E03F5/22;E03F5/14;C02F3/32;C02F3/34;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綿 城市建設 雨水 系統(tǒng) | ||
1.一種海綿城市建設用雨水調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期雨水調蓄池部分、生態(tài)土壤凈化系統(tǒng)部分和雨水利用調蓄池部分;所述生態(tài)土壤凈化系統(tǒng)部分設于所述初期雨水調蓄池部分和雨水利用調蓄池部分之間;
所述初期雨水調蓄池部分包括初期雨水調蓄池、進水管(1)、二級攔渣層(2)、擋水墻(3)、底部過水孔(4)、雨水提升泵(5)、第一液位開關(6)、清掏人孔(7)、第一設備檢修孔(8)和第一放空管(9),所述進水管(1)設于初期雨水調蓄池前壁上;擋水墻(3)固定于初期雨水調蓄池底部,擋水墻(3)高度低于初期雨水調蓄池深度;擋水墻(3)與初期雨水調蓄池前壁之間填充有二級攔渣層(2);擋水墻(3)底部開有底部過水孔(4);所述清掏人孔(7)開設在初期雨水調蓄池上壁上,清掏人孔(7)位于所述二級攔渣層(2)正上方;所述雨水提升泵(5)設于所述擋水墻(3)與初期雨水調蓄池后壁之間,雨水提升泵(5)上設有第一液位開關(6);第一設備檢修孔(8)開設在初期雨水調蓄池上壁,第一設備檢修孔(8)位于雨水提升泵(5)正上方;所述雨水提升泵(5)與一個提升管道的進口端連接,在所述提升管道上,沿提升管道的進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依次設有第一止回閥(20)和第一放空管(9);穿孔集水管(17)的出口端設有剛性防水套管(29);
所述生態(tài)土壤凈化系統(tǒng)部分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種植土層(11)、生態(tài)過濾層(12)、土壤凈化層(13)、厚礫石過濾層(14)、粘土-膨潤土層(15)、HDPE防滲透出層(16),在所述粘土-膨潤土層(15)內設有穿孔集水管(17),所述生態(tài)過濾層(12)和土壤凈化層(13)之間設有穿孔布水管(10),穿孔布水管(10)入口端通過第一閥門(23)與所述提升管道出口端連接;
所述雨水利用調蓄池部分包括雨水利用調蓄池、雨水回用水泵(18)、第二液位開關(19)、第二放空管(22)、雨水回用管(24)、第二設備檢修孔(25)、水表(26)、溢流管(28)、第二止回閥(32)和第二閥門(33),所述雨水利用調蓄池前壁設有進水孔,所述穿孔集水管(17)的出口端通過所述進水孔與所述雨水利用調蓄池相連通;所述雨水回用水泵(18)設于所述雨水利用調蓄池底部,所述雨水回用水泵(18)上設有第二液位開關(19);所述雨水回用管(24)的進口端與所述雨水回用水泵(18)相連接;在所述雨水回用管(24)上,沿雨水回用管(24)的進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依次設有第二止回閥(32)、第二放空管(22)、水表(26)和第二閥門(33);所述第二設備檢修孔(25)開設在所述雨水利用調蓄池上壁,第二設備檢修孔(25)位于所述雨水回用水泵(18)正上方;所述溢流管(28)設于所述雨水利用調蓄池的側壁上;在所述雨水回用管(24)上還設有管式紫外消毒器(21),所述管式紫外消毒器(21)設于所述第二閥門(33)和第二放空管(22)之間;所述種植土層(11)、生態(tài)過濾層(12)、土壤凈化層(13)、厚礫石過濾層(14)、粘土-膨潤土層(15)的厚度均不小于100mm,所述HDPE防滲透出層(16)厚度為1.5mm;所述生態(tài)過濾層(12)顆粒粒徑為2~3cm,土壤凈化層(13)顆粒粒徑為0.5~1cm;厚礫石過濾層(14)顆粒粒徑為5~8c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綿城市建設用雨水調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初期雨水調蓄池和雨水利用調蓄池的有效容積比為6: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綿城市建設用雨水調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攔渣層(2)的上層為粒徑5~8cm的碎石,下層為粒徑10~15cm的卵石,所述碎石的總體積與卵石的總體積比為7: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綿城市建設用雨水調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過水孔(4)的過水斷面面積為進水管(1)截面積的1.2~1.5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綿城市建設用雨水調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墻(3)頂部高于進水管(1)的頂部15~30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綿城市建設用雨水調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生態(tài)土壤凈化系統(tǒng)部分的深度為1.2~1.5米,生態(tài)土壤凈化系統(tǒng)部分的表面負荷為1~3m3/(m2·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019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臭地漏
- 下一篇:一種離心式反沖洗污水提升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