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離子電池共混微孔隔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59969.7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08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利萍;詹世英;馬美品;李海軍;蔡惠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4 | 分類號: | H01M2/14;H01M2/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紅果 |
| 地址: | 519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離子電池 微孔 隔膜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鋰離子電池共混微孔隔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通過如下步驟實現:
步驟一、稱取膜材料、冰乙酸、聚乙烯吡咯烷酮、稀釋劑加入到溶料罐中,制得混合液;
步驟二、攪拌步驟一制得的混合液使其成為均相溶液,并在電加熱模具中恒溫靜置脫泡,直至膜材料完全溶解且沒有氣泡,制得鑄膜液;
步驟三、將步驟二制得的鑄膜液刮涂成膜,制得聚合物膜中間體;
步驟四、在0℃下,將步驟三制得的聚合物膜中間體放入碳酸鈉溶液中進行淬冷,浸泡2~4小時后取出,制得淬冷膜;
步驟五、通過乙醇對步驟四制得的淬冷膜進行萃取,制得濕膜;
步驟六、將步驟五制得的濕膜干燥處理2~5h,在100~150℃下,采用夾持模具進行熱定型處理,制得鋰離子電池共混微孔隔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共混微孔隔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按質量百分比分別稱取膜材料10~14%、冰乙酸2~6%、聚乙烯吡咯烷酮4~10%、稀釋劑76~8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共混微孔隔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所述膜材料為聚偏氟乙烯和聚乙烯,所述聚偏氟乙烯與聚乙烯的質量比為15:85~30:7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共混微孔隔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所述稀釋劑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共混微孔隔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在150~160℃下攪拌,攪拌速度為300~400r/min。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共混微孔隔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所述靜置脫泡的時間為10~15h。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共混微孔隔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具體為:將清潔后的玻璃板置于150~160℃環境中,并將鑄膜液貼近玻璃板,直至鑄膜液緩慢流延到玻璃板的一端,使其呈一字排開,然后用玻璃刮刀將排開的鑄膜液緩慢推至玻璃板的另一端,制得聚合物膜中間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共混微孔隔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所述碳酸鈉溶液的濃度為1~3wt.%。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共混微孔隔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六中,所述干燥處理時的溫度為50~60℃,所述熱定型時處理的時間為2~3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996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池倉以及包括該電池倉的穩定器
- 下一篇:一種高孔隙率陶瓷隔膜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