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墨烯改性水性導電油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59643.4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836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3 |
| 發明(設計)人: | 車云霞;耿光強;呂艷紅;劉貝貝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瑞利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1/52 | 分類號: | C09D11/52;C09D11/03;C09D11/033;C09D11/102;C09D11/105;C09D11/1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墨 改性 水性 導電 油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導電油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石墨烯改性水性導電油墨。
背景技術
導電油墨,是用導電材料分散在連結料中制成的糊狀油墨,俗稱糊劑油墨。具有一定程度導電性質,可作為印刷導電點或導電線路之用。隨著電子工業的發展,電子技術與印刷技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對導電油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目前,應用的導電油墨大多是溶劑型的,存在VOC排放導致的污染問題,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以水為溶劑替代溶劑型導電油墨的產品,以符合綠色、環保的發展趨勢。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石墨烯改性水性導電油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石墨烯改性水性導電油墨,按質量份數具體包括:
作為優選,所述導電填料為粒徑5-20nm的超導電碳黑。
作為優選,所述的石墨烯改性助劑為石墨烯復合納米助劑。
作為優選,所述石墨烯復合納米助劑為二氧化鈦納米顆粒、氧化鋁納米顆粒、氧化鋅納米顆粒或氧化鐵納米顆粒、氧化銅納米顆粒、氧化銅納米顆粒中的一種或幾種。
作為優選,所述樹脂為水性丙烯酸樹脂、水性聚氨酯樹脂、水性醇酸樹脂、乙烯基樹脂、水性uv樹脂中的一種或幾種。
作為優選,所述溶劑為去離子水、異丙醇、丙二醇、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作為優選,所述助劑為自聚羧酸鈉鹽、聚丙烯酸鉀鹽、聚丙烯酸鈉鹽、硫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改性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本發明制備的石墨烯改性水性導電油墨具有良好的導電線路透光性、表面硬度及耐化學溶劑等性能,還有具有優良的導電性能,克服了傳統溶劑型導電油墨在使用中污染環境、成本高等弊端。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并不限于下面公開說明書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石墨烯改性水性導電油墨,其樹脂選用水性uv樹脂和水性聚氨酯樹脂,溶劑選用去離子水和丙二醇,助劑選用聚丙烯酸鉀鹽和聚氧乙烯改性劑。
實施例1
一種石墨烯改性水性導電油墨,由以下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制備而成:粒徑5-20nm的超導電碳黑28份,石墨烯復合納米助劑1份,水性uv樹脂23份,水性聚氨酯樹脂22份,去離子水18份,丙二醇5份,聚丙烯酸鉀鹽1.5份,聚氧乙烯改性劑1.5。
實施例2
一種石墨烯改性水性導電油墨,由以下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制備而成:粒徑5-20nm的超導電碳黑30份,石墨烯復合納米助劑2份,水性丙烯酸樹脂23份,水性醇酸樹脂21份,去離子水15份,丙二醇5份,聚羧酸鈉鹽2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份。
實施例3
一種石墨烯改性水性導電油墨,由以下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制備而成:粒徑5-20nm的超導電碳黑25份,石墨烯復合納米助劑2份,水性丙烯酸樹脂25份,水性醇酸樹脂24份,去離子水16份,丙二醇4份,聚丙烯酸鈉鹽2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份。
將上述制得的石墨烯納米復合金屬填料導電油墨以PET塑料膜為基底,使用200目的網版,進行絲網印刷,再在一定條件下干燥固化30min,最終得到
厚度為10μm左右的固化的復合導電油墨膜,對其進行測試,結果如下: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應用于其它領域,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瑞利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瑞利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96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