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硅氧烷?聚碳酸酯無規共聚物用于提高塑料合金強度的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59009.0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028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溫炳章;鄭文亮;甘賢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通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64/18 | 分類號: | C08G64/18;C08G64/24;C08L69/00;C08L67/02;C08L77/00;C08L59/02;C08L71/12;C08L27/18;C08L55/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圣理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302 | 代理人: | 頓海舟,李唐明 | 
| 地址: | 528445 廣東省中山市三角鎮福澤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硅氧烷 聚碳酸酯 共聚物 用于 提高 塑料 合金 強度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硅氧烷-聚碳酸酯無規共聚物用于提高塑料合金強度的用途。
背景技術
聚碳酸酯是五十年代末開始發展的合成材料,其可見光透過率在90%以上,具有突出的抗沖擊能力、耐蠕變、尺寸穩定性好及耐化學腐蝕性、耐熱、吸水率低、無毒、介電性能優良,還有自熄、易增強阻燃性等優良性能,被廣泛用于電子電氣、電動工具、交通運輸、汽車、機械、儀表、建筑、信息存儲、光學材料、醫療器械、體育用品、民用制品、保安、航空航天及國防軍工等領域,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產品,也是近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因工藝技術所限,目前除一些國外壟斷企業,國內尚沒有工業規模生產企業。目前聚碳酸酯生產主要分光氣界面縮聚法和熔融酯交換法兩種,其中光氣界面縮聚法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制備方法。
聚碳酸酯聚合物在用于寬范圍的應用的制品和組件的制造中是有用的。但是,許多聚碳酸酯聚合物特別在低溫下是脆性的,盡管聚碳酸酯在室溫下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但其抗沖擊性在低溫下快速變糟。因此,制備在低溫下具有較好耐沖擊性能的聚碳酸酯具有重要意義。聚碳酸酯-聚有機硅氧烷聚合物,具有高耐沖擊性、耐化學品性和阻燃性等優異性質而受到矚目。
CN1150595公開了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的制備方法,以丁子香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雙酚-A衍生的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丁子香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作為摻混組分用于制備聚碳酸酯摻混物時,顯示了可改進聚碳酸酯性能的優點,其采用的是方法是以丁子香酚封端的聚硅氧烷和聚碳酸酯嵌段共聚,以及配合特定的相轉移催化劑可實現較少的光氣作用下就可獲得完全的重均分子量增長。但其制備的共聚物的低溫耐沖擊性能并不突出。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用于增強塑料合金強度的用途。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了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用于增強塑料合金強度的用途。
優選地,所述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中聚硅氧烷嵌段的重量百分比為5-20%。
所述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合成聚碳酸酯:反應物包括二元酚、堿金屬氫氧化物、光氣、封端劑、惰性有機溶劑和催化劑,生成聚碳酸酯預聚物;
(2)合成聚硅氧烷-聚碳酸酯無規共聚物:將步驟(1)得到聚碳酸酯預聚物與聚硅氧烷、助催化劑、封端劑和光氣進行無規共聚;
(3)步驟(2)的反應結束后進行后處理得到聚硅氧烷-聚碳酸酯無規共聚物;
按質量百分比記,所述步驟(1)中,二元酚:光氣:封端劑=(9-10):(4-5):(0.02-0.04);
所述步驟(2)中,聚硅氧烷:封端劑:光氣=(5-6):(1-2):(20-30)。
優選地,按質量百分比記,所述二元酚:聚硅氧烷=(92-96):(4-8)。
優選的,所述催化劑用量為二元酚摩爾數的1-5%,更優選的催化劑用量為二元酚摩爾數的0.001-10%。
優選的,所述堿金屬氫氧化物選自氫氧化鋰、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
優選的,所述惰性有機溶劑選自能夠在大約20℃的溫度下將聚碳酸酯溶解至至少5wt%程度的溶劑,或其混合物。優選的,選自芳族、芳烴和脂族氯代烴的一種或幾種;更優選的,述惰性有機溶劑選自二氯甲烷、三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苯、甲苯、間-/鄰-/對-二甲苯和氯苯及其混合物。
優選的,所述催化劑可選自季銨鹽,所述季銨鹽為四丁銨、三丁基芐基銨、四乙基銨的氫氧化物、氯化物或溴化物。
優選的,所述助催化劑為叔胺,所述叔胺為三乙胺、三丁胺、三辛胺;N-烷基哌啶中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通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通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90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