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確定細黃連霉菌培養物中細菌數量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57842.1 | 申請日: | 2017-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062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馬金平;王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農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06 | 分類號: | C12Q1/06;C12R1/4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 地址: | 402460 重慶市榮昌***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確定 黃連 霉菌 培養 細菌 數量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生物領域,涉及細菌的計數方法,具體為一種確定細黃連霉菌培養物中細菌數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取待檢樣品設置梯度稀釋倍數,得到梯度稀釋溶液,測定并記錄OD600值與細菌數量,根據統計方法建立起細菌數量與稀釋倍數和OD600值的函數關系,得到細菌數量與稀釋倍數和OD600值的相關系數;利用所述函數關系和所述相關系數計算出細黃連霉菌液體培養物的細菌數量;所述相關系數為2.5。本發明實現了利用儀器自動化檢測和計數,確定細黃連霉菌培養物中細菌數量的方法簡便、快速;確定了檢測所采用的光波波長和所測定的OD值與細黃連霉菌數量間的對應關系,結果準確。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領域,特別涉及細菌的計數方法,具體為一種確定細黃連霉菌培養物中細菌數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來有關細黃連霉菌的研究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的菌落計數是微生物制劑有關研究的基礎,如研究細黃連霉菌的培養條件、增殖特性、使用劑量、制劑含菌量等等均離不開細菌計數。細菌計數的方法有計數器測定法、電子計數器計數法、平板菌落計數法、比濁法、測定細胞重量法、測定細胞總氮量或總碳量、顏色改變單位法等,其中比濁法和菌落計數法可滿足絕大多數細菌的計數且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菌落計數法是根據每個活的細菌能培養長出一個菌落的原理設計的,不需要特殊儀器,操作簡單,測定時取一定容量的菌懸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釋,然后將定量的稀釋液進行平板培養,根據培養出的菌落數,可算出培養物中的活菌數,此法靈敏度高,是一種檢測活菌數的好方法,但該法費時,至少需24小時才能出結果,且需判斷選擇好適宜的稀釋度(一般選取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平板進行計數,過多或過少均不準確),因此其操作的復雜性、花費及時間等均增大。
比濁法是根據菌懸液的透光量間接地測定細菌的數量。細菌懸浮液的濃度在一定范圍內與透光度成反比,與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用光電比色計測定菌液,用光密度(OD值)表示樣品菌液濃度。但光密度或透光度除了受菌體濃度影響之外,還受細胞大小、形態、培養液成分以及所采用的光波長等因素的影響,且通常只能檢測含有大量細菌的懸浮液,得出相對的細菌數目,對顏色太深的樣品或組織樣品等,不能用此法測定,但此法簡便快捷。比濁法測定細菌的數量主要的關鍵是如何排除樣品中的干擾物、所采用的光波波長的確定和測定的OD值與細菌數量間對應關系,否則只能判斷出相對的細菌數目而不能確定出準確的細菌數目。目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來測定細黃連霉菌數量還需摸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確定細黃連霉菌培養物中細菌數量的方法,該方法快速簡單,使用于細黃連霉菌液體培養液中細菌的技術。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確定細黃連霉菌培養物中細菌數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取待檢樣品設置梯度稀釋倍數(表1),得到梯度稀釋溶液,測定并記錄OD600值與細菌數量,根據統計方法建立起細菌數量與稀釋倍數和OD600值的函數關系,得到細菌數量與稀釋倍數和OD600值的相關系數;利用所述函數關系和所述相關系數計算出細黃連霉菌液體培養物的細菌數量;所述相關系數為2.5。
表1、稀釋倍數及菌落總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農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農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78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