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RTM模具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57699.6 | 申請日: | 2017-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384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原崇新;李永行;金龍;郭小滿;李鐘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70/48 | 分類號: | B29C70/48;B29C33/44;B29C33/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lián)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陳超 |
| 地址: | 10221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rtm 模具 | ||
本發(fā)明實施例公開了RTM模具,涉及樹脂傳遞成型技術領域,該RTM模具包括:底板、鋪貼模、芯模、注膠管道、出膠管道和芯模頂出裝置。其中,鋪貼模設置在底板的上方,并與底板可拆卸固定連接;鋪貼模與底板相互之間圍成容納腔;芯模設置于容納腔內;注膠管道,連通容納腔,用于向容納腔內注入膠液;出膠管道,連通容納腔,用于排出容納腔內溢出的膠液;芯模頂出裝置包括導桿和套設在導桿上的滑塊;導桿豎向設置在芯模上,并與芯模可拆卸固定連接;滑塊可以沿導桿進行上下滑動。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滑塊撞擊的方式脫離芯模,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在脫模過程中存在的無著力點難以拔模的問題,實現(xiàn)了結構復雜的復合材料結構件的順利脫模。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RTM(Resin Transfer Molding,樹脂傳遞成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易于脫模的RTM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復合材料的成本逐步降低以及成型方法的日趨成熟,其在航空、汽車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例如飛機的中央翼盒、起落架連桿、寶馬汽車的整體車身的框架等都采用了復合材料。
由于復合材料的制孔或金屬螺栓連接會大大降低其結構穩(wěn)定性和服役壽命,因此,一體化整體成型的復合材料結構件的穩(wěn)定性和服役壽命要優(yōu)于分體式的復合材料結構件。
在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過程中,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技術中對于制造結構復雜的復合材料結構件的模具至少存在脫模困難、出膠口有干斑、注膠不均勻、有區(qū)域出現(xiàn)貧膠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脫模容易的用于制造復合材料結構件,尤其用于制造結構復雜的復合材料結構件的RTM模具。
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RTM模具,包括:底板、鋪貼模、芯模、注膠管道、出膠管道和芯模頂出裝置;所述鋪貼模設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并與所述底板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鋪貼模與所述底板相互之間圍成容納腔;所述芯模設置于所述容納腔內;所述注膠管道,連通所述容納腔,用于向所述容納腔內注入膠液;所述出膠管道,連通所述容納腔,用于排出所述容納腔內溢出的膠液;所述芯模頂出裝置包括導桿和套設在所述導桿上的滑塊;所述導桿豎向設置在所述芯模上,并與所述芯模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滑塊可以沿所述導桿進行上下滑動。
進一步,所述的RTM模具,其中,所述滑塊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徑大于導桿的橫截面的直徑,使得導桿能夠穿入所述通孔內。
進一步,所述的RTM模具,所述導桿與所述芯模相連接的一端的外壁設有陰螺紋;所述芯模上設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形狀尺寸與該凹孔和導桿相連接的一端的形狀尺寸相匹配,所述凹孔的內壁上設有與所述陰螺紋相匹配的陽螺紋。
進一步,所述的RTM模具,所述芯模為整體成型的一塊或由多個獨立的小塊拼合組成;當所述芯模由多個獨立的小塊拼合組成時,每個小塊上均設置所述凹孔。
進一步,所述的RTM模具,所述鋪貼模包括圍成所述容納腔的周邊模和覆蓋在所述周邊模之上的頂模;所述周邊模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頂模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分別與所述周邊模和底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RTM模具,其中,所述底板的上方設置有定位銷;所述頂模上設有與所述定位銷位置相對應的定位孔。
進一步,所述的RTM模具,其中,所述周邊模上設置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內設有螺栓,所述螺栓上套設有密封墊片;所述周邊模和所述底板之間設置有密封條。
進一步,所述的RTM模具,其中,所述RTM模具用于制備A型結構件;所述周邊模包括三個相互圍成A型容納腔的左模、右模和下模;所述芯模為A型芯模,所述A型芯模呈形狀、尺寸與所述A型容納腔相匹配的A型。
進一步,所述的RTM模具,其中,所述注膠管道,其設置位置靠近或位于所述容納腔的中心區(qū)域;所述出膠管道,其設置位置靠近或位于所述容納腔的邊緣區(qū)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76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