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踝關節(jié)恢復用功能鍛煉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57079.2 | 申請日: | 2017-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06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梁濤;張斌;李貴武;王賢哲;劉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濤 |
| 主分類號: | A63B23/08 | 分類號: | A63B23/08;A63B21/05;A63B21/05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50004 寧夏回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踝關節(jié) 恢復 用功 鍛煉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踝關節(jié)恢復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踝關節(jié)恢復用功能鍛煉器。
背景技術
下肢神經損傷后,活動遲緩,導致關節(jié)功能發(fā)生異常,具有控制肌力低下等癥狀,因此患者通常需要進行恢復鍛煉,對于踝關節(jié)被動鍛煉方式傳統(tǒng)采用醫(yī)護工作者督促患者自行或家屬輔助被動行踝關節(jié)拓展、背伸等功能鍛煉,但是這種方法的鍛煉效果難以保證,從而導致患者不能較快的恢復。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鍛煉效果不好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踝關節(jié)恢復用功能鍛煉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踝關節(jié)恢復用功能鍛煉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一側水平設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通過第一彈簧連接有水平設置的踏板,所述第一彈簧的外部套設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與底板固定連接,且第二彈簧的另一端不與踏板接觸設置,所述踏板與底板之間還設置有彈性彎曲支撐板;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相鄰設置的凹槽,且兩個凹槽靠近踏板的一端為相互貫通設置,兩個所述凹槽內遠離踏板的一端均設置有拉伸裝置,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支撐裝置;
所述拉伸裝置包括夾桿,所述夾桿的兩端均通過通孔水平插設有限位桿,兩個所述限位桿的一端均與凹槽的槽底固定連接,且每個限位桿的外部均繞設有第三彈簧,所述第三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凹槽的槽底以及夾桿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底座靠近底板一側的底部開設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內設置有螺栓,所述踏板靠近底座的一側設置有扣板,所述扣板上開設有與螺栓孔相對應的安裝孔。
優(yōu)選的,兩個所述凹槽相互貫通的一端的底部邊緣處嵌設有彈性墊塊,且彈性墊塊的外表面設置為弧形面。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裝置包括豎直設置在底座兩側的豎桿,兩個所述豎桿上均間隔開設有多個支撐孔,且位于同一水平線上的兩個支撐孔內共同插設有支撐桿。
優(yōu)選的,所述夾桿的外部套設有防滑橡膠套。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踝關節(jié)恢復用功能鍛煉器,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可在彈簧和踏板的配合作用下,將腳后跟懸空站立,使腳后跟做不同強度的下落或抬起的反復運動,便于使用者踝關節(jié)的快速恢復,并且使用者也可通過用腳趾夾住夾桿,使其做反復拉伸運動,能夠有效對患者的踝關節(jié)進行鍛煉,使用者可獨立輕松的完成鍛煉,有效加快了患者的恢復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踝關節(jié)恢復用功能鍛煉器的側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踝關節(jié)恢復用功能鍛煉器的俯視圖;
圖3為圖2中的A部放大圖。
圖中:底座1、底板2、踏板3、第一彈簧4、彈性彎曲支撐板5、第二彈簧6、凹槽7、彈性墊塊8、扣板9、豎桿10、支撐孔11、支撐桿12、夾桿13、限位桿14、第三彈簧15、螺栓孔16、螺栓1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3,一種踝關節(jié)恢復用功能鍛煉器,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的一側水平設置有底板2,底板2上通過第一彈簧4連接有水平設置的踏板3,第一彈簧4的外部套設有第二彈簧6,第二彈簧6的一端與底板2固定連接,且第二彈簧6的另一端不與踏板3接觸設置,踏板3與底板2之間還設置有彈性彎曲支撐板5,底座1靠近底板2一側的底部開設有螺栓孔16,螺栓孔16內設置有螺栓17,踏板3靠近底座1的一側設置有扣板9,扣板9上開設有與螺栓孔16相對應的安裝孔,這樣設置便于將踏板3通過螺栓17固定在底座1的底部,使用者可不借助踏板3進行鍛煉,滿足使用者的多方面使用需求。
底座1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相鄰設置的凹槽7,且兩個凹槽7靠近踏板3的一端為相互貫通設置,兩個凹槽7內遠離踏板3的一端均設置有拉伸裝置,底座1上還設置有支撐裝置,兩個凹槽7相互貫通的一端的底部邊緣處嵌設有彈性墊塊8,且彈性墊塊8的外表面設置為弧形面,由于患者需要將腳前掌踩在凹槽7內,將腳后跟懸空,在彈簧的幫助下,腳后跟做抬起和放下的反復運動,腳掌的中部需要和凹槽7的邊緣處反復摩擦,彈性墊塊8可有效增加使用者的使用舒適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濤,未經梁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70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