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路熱管及應用環路熱管的熱管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56933.3 | 申請日: | 2017-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5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林卓奇;林卓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鼎豐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613 | 分類號: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許志勇 |
| 地址: | 516001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路 熱管 應用 管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換熱熱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環路熱管及應用環路熱管的熱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電動車,即電力驅動車輛,電動車分為交流電動車和直流電動車。目前,隨著電動車的性能要求和充電速度不斷提高,電動車的電池發熱越來越嚴重,但現有的電池液冷方案復雜,成本高,重量大,占用空間多,影響續航里程;并且,液冷管道流經電池,泄漏后風險很大,電池對溫度一致性要求很高,這就要求不管是否需要散熱,冷卻液都需要保持流動,即循環水泵需要長時間開啟,循環水泵長時間開啟會影響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增大電動車的噪音,對循環水泵的性能要求較高,造成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種環路熱管,其包括第一環形通道板、第二環形通道板及第三環形通道板,第二環形通道板及第三環形通道板密封連接于第一環形通道板的兩端,第一環形通道板、第二環形通道板及第三環形通道板的內部形成環形管路,環形管路的進口及出口連通,環路管路的內部設有多段氣柱及多段液柱,每段氣柱相鄰間設有液柱。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環形管路的橫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或方形或多邊形。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環形管路的橫截面積介于0.785平方毫米至2.3平方毫米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第三環形通道板還包括至少一個注入口,至少一個注入口連通環形管路。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環形管路具有多個環形管路。
一種安裝有上述環路熱管的熱管理系統,其包括電池箱體、環路熱管、至少一組電池、液冷管道、控制器、換熱器、循環水泵及壓縮機,環路熱管鋪設于電池箱體,至少一組電池設置于電池箱體,并抵接環路熱管的表面,液冷管道設置于電池箱體,并連接環路熱管,控制器電連接至少一組電池,換熱器的第一接口連接液冷管道,并電連接控制器,循環水泵連接換熱器的第二接口,循環水泵連接液冷管道,循環水泵電連接控制器,壓縮機分別連接換熱器的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壓縮機電連接控制器。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熱管理系統還包括加熱器,加熱器連接液冷管道及換熱器的第一接口,并電連接控制器。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環路熱管與至少一組電池設有絕緣導熱層。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環形管路具有多個環形管路。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液冷管道與至少一組電池間具有隔斷梁,隔斷梁連接所述電池箱體的內側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改進了環路熱管的結構,環路熱管的結構簡單,換熱效果快速優秀,制造成本低廉,適于環路熱管的大規模應用,環形管路的冷凝端與蒸發端形成壓力差,在壓力差的作用下,實現在水平或逆重力的環境中換熱。并且,采用環路熱管的熱管理系統,熱管理系統在水平或逆重力的環境中,熱管理系統也可正常工作,熱管理系統耗能低,噪音小,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環路熱管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環路熱管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環路熱管的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又一實施方式的環路熱管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熱管理系統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環路熱管;11、第一環形通道板;12、第二還形通道板;13第三環形通道板;131、至少一個注入口;14、環形管路;141、多段氣柱;142、多段液柱;2、電池箱體;3、至少一組電池;4、液冷管道;5、加熱器;6、換熱器;7、循環水泵;8、壓縮機;9、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的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并說明。然而,應了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的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慣用的結構與組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的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關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別指稱次序或順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其僅僅是為了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組件或操作而已。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及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發明的優先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鼎豐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鼎豐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693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被動防護電池模組結構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電梯的張緊輪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