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功能堆土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56720.0 | 申請日: | 2017-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204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伊藤洋;吉田憲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公立大學法人北九州市立大學;上海速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B1/00 | 分類號: | B09B1/00;E02D3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義律師事務所 31304 | 代理人: | 夏宇 | 
| 地址: | 日本國福岡縣北九***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礫石層 堆土 污染土壤 中空通道 吸附層 污染土壤層 鋪設 連通 密封 多層結構 凈化功能 物質擴散 防滲膜 原位置 夾持 夾設 施工 錐度 圍住 | ||
1.一種多功能堆土結構,用于將污染土壤密封,其特征在于,
具有污染土壤層被礫石層和吸附層夾持的多層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多功能堆土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層鋪設于所述污染土壤層的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記載的多功能堆土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礫石層包括,鋪設于所述吸附層下方的第一礫石層和鋪設于所述污染土壤上方的第二礫石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記載的多功能堆土結構,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多功能堆土結構外側的中空通道,該中空通道將所述多功能堆土結構圍住,且該中空通道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礫石層連通,而另一端與第二礫石層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記載的多功能堆土結構,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防滲膜,其以一定錐度夾設于所述第二礫石層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記載的多功能堆土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滲膜的錐度設定為1%~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記載的多功能堆土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滲膜是以包覆所述多功能堆土結構外側的形式被延伸設置的。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項所記載的多功能堆土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層包括,層疊在所述第一礫石層上方的第一吸附層和夾設于所述污染土壤層中間的第二吸附層。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記載的多功能堆土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礫石層與所述污染土壤層之間鋪設有蓋土層。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多功能堆土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礫石層的下方鋪設有粘土層。
11.一種對權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多功能堆土結構進行施工的多功能堆土結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述(a)~(f)工序中至少具備下述(a)~(d)工序:
(a)挖掘污染土壤;
(b)以使礫石層與吸附層夾持污染土壤層的形式鋪設各層;
(c)在多功能堆土結構的外側設置中空通道;
(d)以夾設于所述礫石層內的形式設置防滲層;
(e)在所述礫石層與所述污染土壤層之間鋪設蓋土層;
(f)在所述礫石層的下方鋪設粘土層。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記載的多功能堆土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礫石層包含第一礫石層與第二礫石層;所述吸附層包含第一吸附層與第二吸附層;多功能堆土結構的多層結構中,從下層開始向上層,先鋪設粘土層,粘土層的上方鋪設第一礫石層,第一礫石層的上方鋪設第一吸附層,第一吸附層的上方鋪設第一污染土壤層,第一污染土壤層的上方鋪設第二吸附層,第二吸附層的上方鋪設第二污染土壤層,第二污染層的上方鋪設蓋土層,在多功能堆土結構的外側設置中空通道;蓋土層的上方鋪設第二礫石層;鋪設第二礫石層時,以在第二礫石層中間夾設防滲膜的形式進行鋪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公立大學法人北九州市立大學;上海速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公立大學法人北九州市立大學;上海速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672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碳粉生產車間脈沖漏斗式集塵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固體廢物的填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