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離子液體高蠟原油降凝劑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56252.7 | 申請日: | 2017-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833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學文;張宏玉;楊靖;肖在馨;李鵬;郭顯賦;李臣;許雅;毛鑫;趙楊;石延輝;李樹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20/18 | 分類號: | C08F220/18;C08F212/08;C08F222/08;C08F226/06;C09K8/588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恒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鞠傳龍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子 液體 原油 降凝劑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離子液體高蠟原油降凝劑的制備方法,其具體為:步驟一、向帶有電磁攪拌器、回流冷凝器和氮氣導入管的反應器中加入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馬來酸酐和乙烯基離子液體;步驟二、然后向反應器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作為溶劑;步驟三、升溫至反應溫度70?85℃;步驟四、進行沉淀;步驟五、進行真空干燥;步驟六、用粉碎機粉碎并篩選出粒度為80目的產品,即可得到成品。有益效果:其非極性部分與蠟共同結晶,而極性鏈接則使蠟晶的晶型產生扭曲,不利蠟晶繼續長大形成網絡結構,同時存在的離子液體賦予降凝劑分子上帶有電荷,防止蠟晶相互連接形成三維網狀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原油降凝劑的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含離子液體高蠟原油降凝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主要油田生產的原油幾乎都是高蠟原油,化學劑降凝法采用添加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學處理劑,,以達到降凝、改善原油低溫流動性的目的,這是實現常溫輸送和改善原油停輸再啟動的有效途徑之一。
降凝劑主要有表面活性劑型、聚合物型和復配型共聚物型。高分子型降凝劑大多數為油溶性的,是含有類似石蠟的烷基鏈節以及極性鏈節的支鏈型高分子聚合物。使用時,將其按照比例在一定溫度下與原油混合。從廣義角度講這類降凝劑是通過改變改變原油中蠟結晶形態,使蠟在常溫下不易形成三維空間網絡結構,來阻止石蠟分子間連接成凝膠或聚結成塊,從而阻止蠟的沉積,達到降低原油凝點的作用。
現在應用最為廣泛的是EVA及其改性物、聚乙烯和聚丙烯酸酯類聚合物的降凝劑,EVA和聚乙烯一醋酸乙烯酯類聚合物,此類降凝劑對原油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在選用時一定要注意EVA中親油碳鏈的碳數要與原油中蠟晶的平均碳數基本接近,且碳數分布也應基本一致,才能收到最好效果。此類降凝劑沒有足夠的支鏈與蠟晶進行共晶,所以降凝效果不是很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高蠟原油在開采和輸送過程中易造成油中蠟晶析出堵塞采油管和輸油管線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含離子液體高蠟原油降凝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含離子液體高蠟原油降凝劑的制備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向帶有電磁攪拌器、回流冷凝器和氮氣導入管的反應器中加入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馬來酸酐和乙烯基離子液體,四種單體摩爾配比為(1-3):(1-6):(0.5-2):(0.01-0.8);
步驟二、然后向反應器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作為溶劑,然后升溫至40-50℃,氮氣氛圍下攪拌使其溶解;
步驟三、升溫至反應溫度70-85℃,反應并進行回流,然后分三次加入引發劑偶氮二異丁腈,反應12h;
步驟四、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然后加入甲醇,進行沉淀;
步驟五、沉淀完成后進行過濾,并用甲醇洗滌數次,然后進行真空干燥;
步驟六、干燥完成后,用粉碎機粉碎并篩選出粒度為80目的產品,即可得到成品。
步驟一中的離子液體為1-乙烯基-3-辛基咪唑四氟硼酸鹽、1-乙烯基-3-丁基咪唑雙三氟甲烷黃酰亞胺鹽或1-乙烯基-3-辛基咪唑六氟磷酸鹽中的一種或數種,步驟一中還能夠加入表面活性劑磺化蓖麻油以提高單體的相容性,其用量占總質量的0-0.8%。
步驟二中,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量是反應物總質量的1.5倍以上,步驟二中,優選升溫至50℃,攪拌使其溶解。
步驟三中,引發劑偶氮二異丁睛占總質量的1%,分三次加,每次加的比例為30%、40%、30%,步驟三中,優選升溫至反應溫度80℃,反應12h。
步驟四中,甲醇的加入量是反應物總質量的3倍,步驟四中,真空干燥的溫度是60℃,時間是8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625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