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分子印跡聚合物包金核殼納米粒子的黃曲霉素B1分子SERS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53653.7 | 申請日: | 2017-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283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芹;孫文;賀路影 | 申請(專利權)人: | 集美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220/06 | 分類號: | C08F220/06;C08F222/14;C08F2/44;C08K3/08;C08J9/26;G01N21/65;B01J20/26;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21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分子 印跡 聚合物 包金 納米 粒子 黃曲霉 b1 sers 檢測 方法 | ||
1.基于分子印跡聚合物包金核殼納米粒子的黃曲霉素B1分子SERS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合成金納米粒子:所述合成金納米粒子的具體方法如下:取氯金酸水溶液于容器中,回流加熱至沸騰,再加入檸檬酸鈉水溶液,保持沸騰狀態繼續攪拌,加入檸檬酸鈉后,溶液顏色首先由淡黃色迅速變成深藍色,然后逐漸變成酒紅色并保持穩定40min后,即制得金納米粒子,所述金納米粒子為球形或橢圓形金納米粒子,粒徑為40~80nm;所述氯金酸水溶液與檸檬酸鈉水溶液的體積比為(100~200)︰(1~2);
2)配制預聚合溶液:所述配制預聚合溶液的具體方法如下:配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加入黃曲霉素B1溶液,混勻后冷藏靜置,即得預聚合溶液;所述甲基丙烯酸溶液的摩爾濃度為(1.1~1.3)×10-3mol/L;所述黃曲霉素B1溶液與甲基丙烯酸的濃度比為1︰(4~5);所述冷藏的溫度為3~5℃,靜置的時間為4~6h;
3)合成核殼納米粒子:所述合成核殼納米粒子的具體方法如下:將金溶膠濃縮,重新分散在裝有乙腈的容器中,加入步驟2)得到的預聚合溶液,再加入交聯劑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然后加入自由基反應的引發劑偶氮二異丁腈,攪拌混勻,通氮氣排除體系內空氣后密封,恒溫油浴反應,即得以金納米粒子為核,黃曲霉素B1分子印跡聚合物為殼層的核殼納米粒子;所述將金溶膠濃縮是將40mL金溶膠濃縮至1mL;所述乙腈的加入量為40~60mL;所述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溶液的摩爾濃度為(1.1~1.3)×10-3mol/L,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質量分數為1%~1.5%;所述偶氮二異丁腈的加入量為20~50mg;所述恒溫油浴反應的溫度為60~65℃,恒溫油浴反應的時間為6~8h;
4)殼層內模板分子的洗脫:所述殼層內模板分子的洗脫的具體方法為:將步驟3)制得的核殼納米粒子用甲醇和乙酸混合液在轉速6000~7000r/min下離心5~7min,再清洗至不含黃曲霉素B1;
所述甲醇和乙酸混合液中的甲醇與乙酸的體積比為9︰1;所述再清洗至不含黃曲霉素B1,是將核殼納米粒子在拉曼檢測時不出現黃曲霉素B1在1129cm-1、1179cm-1、1308cm-1和1591cm-1的特征峰;
5)黃曲霉素B1的SERS定量分析檢測:所述黃曲霉素B1的SERS定量分析檢測的具體方法為:將步驟4)得到的納米粒子與黃曲霉素B1溶液進行混合,靜置吸附后,取混合液滴在硅片上,待其自然干燥后在拉曼光譜儀上進行SERS定量分析檢測,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檢測的激發光源波長為500~800nm,激光光斑為1~2μm;所述靜置吸附的時間為1~2h;所述SERS定量分析檢測是以固體黃曲霉素B1的1129cm-1、1179cm-1、1308cm-1和1591cm-1的四處特征峰為判斷依據,以黃曲霉素B1濃度的負常用對數值為橫坐標,以上述特征峰的強度為縱坐標,制作標準回歸曲線,線性相關系數R2達到0.99以上,以標準回歸曲線為工作曲線檢測不同濃度黃曲霉素B1,SERS定量分析的線性范圍為10-11~10-4mol/L。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分子印跡聚合物包金核殼納米粒子的黃曲霉素B1分子SERS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金酸水溶液采用質量分數為0.01%的氯金酸水溶液,所述檸檬酸鈉水溶液采用質量分數為1%的檸檬酸鈉水溶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分子印跡聚合物包金核殼納米粒子的黃曲霉素B1分子SERS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加熱至沸騰是在磁力攪拌下回流加熱至沸騰;氯金酸濃度為0.1~0.3mmol/L,檸檬酸鈉濃度為30~40mmol/L;所述回流加熱的時間為30~5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集美大學,未經集美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365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粉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有機發光材料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