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古建筑廊橋的排水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53520.X | 申請日: | 2017-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45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學應;杜賽永;徐國梁;毛瓊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4D13/04 | 分類號: | E04D13/04;E04D13/064;E04D13/08;E01D19/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古建筑 排水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古建筑廊橋的排水結構及其施工方法,該結構包括預埋板、排水管、廊橋地板和廊橋屋面,廊橋地板上設有支撐桿,支撐桿的頂部設有屋面支撐,屋面支撐的頂部設有兩段排水溝,排水溝中設有導流面,兩段排水溝之間設有集水箱,集水箱的兩側設有進水口,集水箱的底部設有雨水管,雨水管與排水管連接。施工方法包括:(a)古建筑廊橋基礎構造建設;(b)排水管鋪設;(c)廊橋屋面與古建筑總屋面結構對接;(d)排水系統設置;(e)在支撐桿的外側包覆裝飾面板。本發明能增加廊橋的雨水排出量,避免排出的雨水飄落到廊橋內部,使得廊橋起到避風雨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古建筑廊橋排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古建筑廊橋的排水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構架結構,即采用木柱、木梁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房檐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立柱上,墻壁只起隔斷的作用,而不是承擔房屋重量的結構部分。
廊橋亦稱虹橋、蜈蚣橋等,為有頂的橋,可保護橋梁,同時亦可遮陽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會等作用。主要有木拱廊橋、石拱廊橋、木平廊橋、風雨橋、亭橋等。
全國范圍內的古建筑廊橋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就橋的結構特性可分為木梁廊橋、石梁廊橋、木拱廊橋、石拱廊橋四大類。而木梁結構廊橋又可分為木平梁廊橋、木簡支梁廊橋、木伸臂梁廊橋、木撐架廊橋和木拱廊橋五種。
古建筑廊橋的主要功能是滿足老百姓在橋上休息、避風雨、集市、娛樂、祈禱等活動。目前古建筑廊橋的排水主要靠廊橋屋面直接排水,遇到大風大雨時,造成排出的雨水飄落到廊橋內部,影響廊橋避風雨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古建筑廊橋的排水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將廊橋屋面與古建筑總屋面結構對接,古建筑的一部分雨水從古建筑總屋面結構排出,另一部分雨水通過廊橋屋面排入到排水溝中,在排水溝的導流面的導流作用下,雨水進入到集水箱,從集水箱接入的雨水管排入到排水管中,排水管將雨水排出,排水溝中的雨水也可直接從排水溝排出,增加了廊橋的雨水排出量,避免排出的雨水飄落到廊橋內部,使得廊橋起到避風雨的作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古建筑廊橋的排水結構,包括預埋板、排水管、廊橋地板和廊橋屋面,其特征在于:預埋板的頂面設有分隔板和豎桿,豎桿的底部分別固定于相鄰兩塊分隔板之間,分布于中間的豎桿上設有支撐結構,支撐結構支撐于廊橋地板與分隔板之間,排水管設于支撐結構中;廊橋地板上設有支撐桿,支撐桿與豎桿連接,支撐桿與豎桿之間設有固定板,支撐桿的頂部設有屋面支撐,屋面支撐設于豎桿上,支撐桿的外側設有裝飾面板,裝飾面板固定于屋面支撐的底部,屋面支撐的頂部設有屋面斜撐,屋面斜撐上設有屋面框架,廊橋屋面設于屋面框架上;屋面支撐的頂部設有兩段排水溝,排水溝設于廊橋屋面的斜下方,排水溝中設有導流面,兩段排水溝之間設有集水箱,集水箱的兩側設有進水口,進水口與導流面連接,集水箱的底部設有雨水管,雨水管支撐于固定板的內側面上,雨水管與排水管連接。
進一步,支撐結構包括金屬橫桿和金屬板,金屬橫桿和金屬板焊接固定,金屬橫桿的端部設于豎桿上,金屬橫桿支撐廊橋地板,金屬板豎向固定于分隔板上,能將分隔板、廊橋地板和豎桿三者組成一個整體,提高整個排水結構的穩定性。
進一步,豎桿與支撐桿之間設有三根型鋼,處于兩端的型鋼傾斜設置,處于中間的型鋼水平設置,增加支撐桿的穩定性。
進一步,進水口中設有截污裝置,截污裝置包括外框和擋板,擋板均勻設于外框中,截污裝置能阻擋雨水中的大顆粒雜質,防止集水箱堵塞,當處于晴天時,可對集水箱和排水溝進行清理,保持集水箱和排水溝的清潔。
進一步,固定板的內側面上設有固定卡扣,橫向相鄰兩個固定卡扣對稱設置,橫向相鄰兩個固定卡扣扣緊雨水管,增加雨水管排水時的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未經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352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