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生物與蚯蚓耦合系統處理秸稈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53288.X | 申請日: | 2017-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10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宋志偉;鐘子楠;潘宇;王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5F17/00 | 分類號: | C05F17/00;C05F11/00;C05F3/00;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大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614 | 代理人: | 孟綱 |
| 地址: | 150022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生物 蚯蚓 耦合 系統 處理 秸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法處理農業固體廢棄物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微生物與蚯蚓耦合系統處理秸稈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主要農作物秸稈理論資源量為10.4億噸,可收集資源量為9.0億噸,利用量為7.2億噸,秸稈綜合利用率為80.1%。秸稈肥料化占可收集資源量的43.2%;秸稈飼料化占可收集資源量的18.8%,今后我國還將進一步加大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傳統的蚯蚓處理秸稈技術多采用畜禽糞便或廢水處理后的污泥混合農作物秸稈發酵,發酵周期長,且需要多次翻堆,同時考慮到蚯蚓對食材的營養需求,加入的畜禽糞便和污泥的量較多導致處理秸稈量較少。在污泥堆肥過程中,由于配方中污泥含有重金屬有害元素,此方法養殖蚯蚓會造成生物毒素累積,對蚯蚓及環境危害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微生物與蚯蚓耦合系統處理秸稈的方法,該方法使用粉狀秸稈加入烘干并破碎成粉狀的果皮或蔬菜以及強興菌劑制得蚯蚓飼料來處理秸稈。
優選地,烘干并破碎成粉狀的果皮或蔬菜與粉狀秸稈按重量比20%∶80%混合均勻。
優選地,一噸秸稈加果皮或蔬菜混合物料需要強興菌劑50公斤。
優選地,將秸稈加果皮或蔬菜混合物料含水量調制為60%。
優選地,所述方法無需發酵,縮短了秸稈處理時間。
優選地,所述秸稈為玉米秸稈或水稻秸稈。
本發明具有如下顯著效果:1.本發明利用微生物與蚯蚓耦合系統處理秸稈,秸稈直接粉碎呈粉狀,無需發酵,縮短秸稈處理時間。
2.秸稈直接處理成粉狀,利于蚯蚓消化吸收,提高了秸稈處理率和蚯蚓產量與成活率,無傳統堆肥產生的環境問題。
3.原料清潔,在整個處理周期內無環境污染,對人體無危害。
4.本發明方法生產的蚯蚓飼料,蚯蚓喜食,優質高效;不僅可以有效解決農作物秸稈剩余、焚燒產生污染等問題,并將產生的蚯蚓糞便轉化為高效生物有機肥,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具體實施方式
1.配料:粉狀廢棄農作物秸稈80%+破碎烘干的果皮或蔬菜20%+強興菌劑。
2.材料:采用“太平三號”蚯蚓,由湖南瑞豐農業有限公司提供。水稻秸稈和果皮、蔬菜混合垃圾分別取自黑龍江科技大學周邊農村和市場。
3.自制蚯蚓養殖箱:采用PP(聚丙烯)材質,長17cm、寬11.7cm、高5.6cm,體積750ml,透明方型加厚型塑料保鮮飯盒;于飯盒底部和頂部的中間位置等距開孔52個,小孔直徑約1-2mm;飯盒較長兩側各開孔40個。
4.原料預處理:水稻秸稈用鍘刀剪切成2.0 cm左右的小段后,再用粉碎機將秸稈粉碎成1-2 mm左右的粉末;果皮、菜葉混合垃圾于65℃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后粉碎成粉末備用。
5.方法:預先在自制的蚯蚓養殖箱中鋪加約高2厘米左右土層,將上述秸稈粉末和果皮菜葉混合垃圾粉末按80%與20%重量比混合為40克,取強興菌劑2克,充分混勻后加水調節含水率至60%(標準為手握成團,有水印,物料液體滲出但不成滴,松手即散),將制備好的混合物料加在蚯蚓養殖箱中的土層上,并將馴化后存活、生長良好的蚯蚓接入混合物料中;每個蚯蚓養殖箱中放入5條蚯蚓;將小型蚯蚓養殖箱置于陰暗通風處,溫度條件控制在15~25℃、濕度條件控制在60%~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科技大學,未經黑龍江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328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草坪草堆肥茶的制作方法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有機肥反應設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