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豆蚜蟲分子研究用防EB染液致癌傷人的電泳膠片移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53009.X | 申請日: | 2017-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427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樊東;謝桐音;趙奎軍;周長梅;王曉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447 | 分類號: | G01N27/44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豆 蚜蟲 分子 研究 eb 染液 致癌 傷人 電泳 膠片 裝置 | ||
大豆蚜蟲分子研究用防EB染液致癌傷人的電泳膠片移取裝置,屬于昆蟲學技術領域,大豆蚜蟲分子研究用防EB染液致癌傷人的電泳膠片移取裝置由抓取切割器(1)和移托盒(44)組成,利用抓取切割器將電泳膠片從電泳槽拿起,放到移托盒后,移送到染缸里,染完后,再用抓取切割器將電泳膠片從染缸里拿起,放到移托盒,移送到照相觀察暗箱里,打開紫外燈,進行拍照觀察記錄,之后,將整個膠片在裝置內用切割刀板切下來,用于后面的鑒定等實驗,整個過程都是在裝置里完成,避免了人手直接接觸EB染液,從而達到避免人手直接接觸EB染液致癌傷人、安全移送膠片、減少實驗開支的目的。該裝置制作簡單,可操作性強,成本低廉,效果明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豆蚜蟲分子研究用防EB染液致癌傷人的電泳膠片移取裝置,屬于昆蟲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豆蚜蟲屬于同翅目蚜蟲科,主要在大豆苗期為害,分布于我國主要大豆產區,給大豆生產造成巨大損失(https://baike.sogou.com/v8542710.htm?fromTitle=大豆蚜蟲.豆類大豆蚜,中國農資在線,2011-02-19)。大豆蚜蟲在6月中下旬始見,危害盛期在6月底至7月初,一般干旱少雨、持續高溫天氣,蚜蟲容易大量發生。大豆蚜蟲分為2種,即無翅胎生雌蚜和有翅胎生雌蚜,其主要區別是:有翅胎生雌蚜體長卵形,腹管黑色,圓筒形,基部上有瓦片狀輪紋,比端部粗2倍。體側有顯著的乳狀突起,6節觸角,其中第3節上有次生感覺孔6-7個,排成1列。體長0.9-1.6mm。有翅蚜蟲能遷飛,擴大危害范圍。無翅胎生雌蚜體長1.52-1.95mm。大豆蚜蟲成蟲和若蟲均可以為害,一般以刺吸方式取食豆株頂葉、嫩葉、嫩莖的汁液,也侵害嫩莢。其發生時,常布滿整個大豆植株的莖葉,導致其生長不良,結莢減少,大發生時減產20-30%,嚴重的超過50%,苗期發生嚴重可使整株死亡(大豆蚜生物學及防治研究,李長松、羅瑞梧,楊崇良、尚佑芬、趙玖華,《大豆科學》,2000,19(4):337-340)。隨著研究的深入,目前對大豆蚜的研究已經深入到分子層面,比如大豆蚜關鍵基因的表達、蟲體內菌群的質粒活性(中國,CN103875607B)等。在大豆蚜蟲相關的分子研究過程中,瓊脂糖凝膠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是非常常規的實驗技術,研究人員常需操作,來驗證所切基因片段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然后將條帶切割下來,進行進一步的提取鑒定工作。溴化乙錠(EB)是一種高度靈敏的熒光染色劑,常用于瓊脂糖凝膠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后的核酸染色。溴化乙錠含有一個可以嵌入DNA堆積堿基之間的一個三環平面基團,它與DNA的結合幾乎沒有堿基序列特異性。在高離子強度的飽和溶液中,大約每2.5個堿基插入一個溴化乙錠分子。當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團與螺旋的軸線垂直并通過范德華力與上下堿基相互作用。這個基團的固定位置及其與堿基的密切接近,導致與DNA結合的染料呈現熒光,其熒光產率比游離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搜狗問問:比較溴化乙錠染色和銀染的區別,2008-10-27)。DNA吸收254nm處的紫外輻射并傳遞給染料,而被結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輻射。這兩種情況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見光譜紅橙區的590nm處重新發射出來。由于溴化乙錠-DNA復合物的熒光產率比沒有結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當凝膠中含有游離的溴化乙錠0.5ug/ml時,可以檢測到少至10ng的DNA條帶(搜狗問問:EB的顯色原理,2013-07-14)。跑完膠的實際操作DNA樣品染色時常用EB是一種強致癌劑,凡是做過凝膠實驗的人都知道或被反復告知EB接觸后致癌,一定要進行防護。但是截至目前,實驗人員使用過程中常用的防護措施僅僅為戴乳膠手套,實驗條件好一點的實驗室,戴雙層手套,差一點的僅戴一層手套。EB染液的使用方法為:10ulEB+200ml水(搜狗問問:DNA粗提取實驗步驟?2010-02-05),染色15分鐘,然后戴上手套直接從染缸里徒手將膠片拿出來,放到照相裝置內,如果照相裝置不在該實驗室內,很多人還會拿著染好的膠片在實驗樓內走動,任由染液滴落到地面,為此,很多知情的人反復提醒或制止這種做法,但是,實驗室內沒有相關設備來更好地防護,導師們即使想防護也無能為力,這給實驗人員的身體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而且,手套都是一次性的,使用完就扔掉,并需要進行單獨處理,所需費用及人工非常大,經常會看到一個分子實驗室幾天就有一箱箱用過的手套被當有害垃圾處理掉,所以手套開支是一些分子實驗室很大的一筆開銷。因此如何研究出一種不用人手直接接觸EB染液又能自由拿取膠片,從而因不使用價格昂貴的手套而大大降低實驗費用的防止EB染液致癌傷人的電泳膠片移取裝置成為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所以利用抓取切割器將電泳膠片從電泳槽拿起,放到移托盒后,移送到染缸里,染完后,再用抓取切割器將電泳膠片從染缸里拿起,放到移托盒,移送到照相觀察暗箱里,打開紫外燈,進行拍照觀察記錄,之后,將整個膠片在裝置內用切割刀板切下來,用于后面的鑒定等實驗,整個過程都是在裝置里完成,避免了人手直接接觸EB染液,發明一種大豆蚜蟲分子研究用防EB染液致癌傷人的電泳膠片移取裝置是必要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農業大學,未經東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300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