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吸水性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51753.6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834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步峰;劉杰;廖波;江乾;王倩;高紀明;姜其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時代華昇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5/18 | 分類號: | C08J5/18;C08L79/08;C08G73/1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朕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楊斌;魏龍霞 |
| 地址: | 412104 湖南省株洲***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水性 聚酰亞胺 薄膜 制備 方法 | ||
1.一種低吸水性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N2的保護下,將柔性聚酰胺酸樹脂溶液A和剛性聚酰胺酸樹脂溶液B共混,攪拌,反應,反應的溫度為-5~15℃,待反應物粘度達到2000~3500泊時終止反應,得到低吸水性聚酰胺酸前驅體溶液;柔性聚酰胺酸樹脂溶液A和剛性聚酰胺酸樹脂溶液B的摩爾量添加量之比為(35%~55%):(65%~45%);
(2)在所述低吸水性聚酰胺酸前驅體溶液中加入促進劑、脫水劑混合均勻后,流涎成膜,亞胺化處理,即得到所述低吸水性聚酰亞胺薄膜;
其中,所述柔性聚酰胺酸樹脂溶液A是由二胺單體A與二酐單體A在極性溶劑中進行共聚反應獲得的,所述二胺單體A選自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2,2’-雙[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聯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硫醚、4-苯基-2,6-雙(4-氨基苯基)吡啶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二酐單體A選自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聯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雙酚A二酐、雙酚F二酐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剛性聚酰胺酸樹脂溶液B是由二胺單體B與二酐單體B在極性溶劑中進行共聚反應獲得的,所述二胺單體B選自對苯二胺、鄰苯二胺、間苯二胺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二酐單體B選自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聯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中的一種或幾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單體A與二酐單體A的摩爾比為(1.05~1.2):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單體B與二酐單體B的的摩爾比為(0.8~0.95):1。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二胺單體總量與二酐單體總量的摩爾比為1:(1~1.1)。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水劑選自三氟乙酸酐、乙酸酐、丙酸酐、芳香族單羧酸酸酐、乙酰氯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促進劑選自吡啶、β-吡咯啉、二甲基吡啶、三甲基吡啶、喹啉、異喹啉、三乙胺、N,N-二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極性溶劑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的一種或幾種。
6.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二胺單體A與二酐單體A的共聚反應的溫度為-10~20℃;二胺單體B與二酐單體B共聚反應的溫度為-10-30℃。
7.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亞胺化處理過程采用階段升溫形式加熱,所述階段升溫的過程為:先升溫至110~150℃保溫1h,再升溫至200~250℃保溫30min,繼續升溫至250~300℃保溫10min,然后升溫至300~350℃保溫5min,再升溫至350~380℃保溫3min,最后升溫至380~400℃保溫1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時代華昇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株洲時代華昇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175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植物蛋白復合水凝膠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復合鐵電厚膜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