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為聚合物提供抗氧化性的組合物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50876.8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701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化毅;張瑜;劉金鳳;李倩;徐堅;孫同兵;朱才鎮;趙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L23/12;C08K5/13;C08K5/17;C08K5/524;C08K5/18;C08K5/526;C08K5/134;D01F6/46;D01F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劉元霞;牛艷玲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合物 提供 氧化 組合 及其 應用 | ||
1.一種具有抗氧化性的聚合物混合物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混合物體系由(i)聚合物樹脂,(ii)溶劑,和(iii)為聚合物提供抗氧化性的液態組合物組成;
其中,所述液態組合物由以下組分組成:組分(1)受阻酚、組分(2)亞磷酸酯、組分(3)胺類抗氧劑;其中,所述液態組合物中,按質量百分比計,所述組分(1)和組分(2)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大于等于75wt%且小于等于90wt%;組分(3)的質量百分比為大于等于10wt%且小于等于25wt%;組合物中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00wt%;
所述液態組合物在30℃到-10℃時呈液態,并以液態形式加入;
所述聚合物混合物體系中,為聚合物提供抗氧化性的液態組合物被加入到混合物體系中,整個體系為一均一溶液;
所述聚合物樹脂占整個聚合物混合物體系的質量分數為1~35wt%;
所述溶劑占整個聚合物混合物體系的質量分數為60-98.95wt%;
所述液態組合物占整個聚合物混合物體系的質量分數為0.05~5w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混合物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1)和組分(2)的質量比為1:1~1: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混合物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酚選自2,4-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4,6-三叔丁基苯酚、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苯、1,3,5-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異氰尿酸、三乙二醇-二(3-叔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4,4’-硫代雙(6-叔丁基-3-甲基苯酚)、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異辛醇酯、N,N’-雙-(3-(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己二胺、2,2’-硫代二乙基雙(3-(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烯酸)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物混合物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酚選自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混合物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亞磷酸酯選自亞磷酸三壬基酚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雙(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甲基-4,6-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磷酸乙基酯、四(2,4-二叔丁基八烷氧基-4,4’-聯苯基)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聯苯基)雙磷酸酯、2,2’-亞乙基雙(4,6-二叔丁基苯基)氟代亞磷酸酯、碳基-4,4’-二異叉-脂肪醇-磷酸酯、亞磷酸二苯一異癸酯、亞磷酸三乙酯、亞磷酸三丁酯、亞磷酸三辛酯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混合物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亞磷酸酯選自亞磷酸三壬基酚酯。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混合物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胺類抗氧劑選自羥胺、N,N’-二芳基對苯二胺、N,N’-二芳基丁基對苯二胺、N-芳基-N’-烷基對苯二胺、3,5-二乙基甲苯二胺、N-苯基-2-萘胺、N-苯基-1-萘胺、N,N’-二烷基對苯二胺、二烷基二苯胺、二氨基甲苯衍生物、1,8-二氨基萘衍生物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混合物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胺類抗氧劑選自N,N’-二仲丁基對苯二胺。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混合物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1)受阻酚選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其他組分包括所述組分(2)中的液態亞磷酸酯和所述組分(3)中的液態胺類抗氧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087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