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顆粒物料烘干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9368.8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20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周萬春;趙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6B11/08 | 分類號: | F26B11/08;F26B23/08;F26B25/00;F26B3/347 |
| 代理公司: | 41132 鄭州知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季發軍 |
| 地址: | 450044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顆粒 物料 烘干 機器人 | ||
1.一種顆粒物料烘干機器人,包括進料機構,其特征在于:設置在所述進料機構后部的烘干機構,設置在所述烘干機構上部的干燥機構,設置在所述烘干機構后部的出料機構,以及與所述進料機構、烘干機構、干燥機構和出料機構信號互聯的控制機構;
所述進料機構包括上料傳送帶,設置在所述上料傳送帶后部上方的料倉,設置在所述上料傳送帶兩側的護料板,設置在所述料倉下部出料口處的限料板;
所述烘干機構包括殼體,設置在所述殼體下部的驅動電機,設置在所述驅動電機上部的烘干筒,所述烘干筒內設置攪拌葉片,且所述烘干筒下部設置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部連接出料機構;
所述殼體上設置多個電磁線圈,且所述烘干筒內壁設置導磁內壁;
所述干燥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上部的干燥管道,設置在所述干燥管道內的溫度檢測模塊和濕度傳感器模塊,以及與所述干燥管道相連的干燥模塊,所述干燥模塊后部設置與所述殼體相連通的回流管;
所述干燥模塊包括換熱單元和與所述換熱單元相配合的水汽回收單元;
所述換熱單元包括多個換熱倉,設置在所述換熱倉側壁上的溫差發電機,所述溫差發電機與所述控制機構相連接;
所述水汽回收單元包括設置在所述換熱倉后部的防水透氣膜,設置在所述換熱倉下部的下水口,設置在所述下水口下部的儲液單元;
所述顆粒物料烘干機器人的應用方法:
S1:通過上料機構將待加工的物料經過料倉傳送至上料傳送帶上,并通過限料板限制上料傳送帶上的物料量,進而在通過控制上料傳送帶上驅動電機的轉速來控制上料的量;
S2:在上料完畢后通過機械臂控制將殼蓋進行封閉,然后通過壓力傳感器檢測烘干筒整體物料的質量,若,質量符合標準,則關閉殼蓋,開始進行烘干;若,質量過大則進行報警卸料或根據質量數據調整烘干的流程,若質量過小則添加至規定質量;
S3:通過驅動電機帶動烘干筒進行轉動,同時對電磁線圈進行通電用于加熱;
S4:通過溫度傳感器模塊和濕度傳感器模塊反饋的數據來控制烘干筒的轉速與電磁線圈的電流,且在檢測到符合出爐的要求時,打開烘干筒同時烘干筒進行緩慢的轉動進行卸料;
S5:在卸料完畢后通過關閉下料口,然后打開殼蓋進行上料,重復步驟S1至S4;
所述烘干筒外壁通過旋轉軸承與所述殼體相固定;
所述殼體上部設置與所述上料傳送帶相配合的殼孔,設置在所述殼孔上的殼蓋,所述殼蓋通過液壓機械臂控制啟閉,且所述殼蓋周側設置密封環;所述殼孔處設置用于對物料進行導流至烘干筒內導流槽;所述旋轉軸承上設置壓力傳感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顆粒物料烘干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倉下部的出料口處設置用于防止物料凝結的攪拌輥,且在所述攪拌輥上設置增加攪拌功能的攪拌柱。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顆粒物料烘干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下部外壁設置皮帶輪,所述皮帶輪通過皮帶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州大學,未經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936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烘箱余熱回收系統以及隧道式烘箱設備
- 下一篇:一種改進的藥材烘干脫水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