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歐洲山楊品系組培育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9040.6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946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白卉;邢亞娟;畢金鴿;王艷敏;盧慧穎;郭成博;李京;蘭嵐;李祺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林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貴 |
| 地址: | 150000 黑***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歐洲 山楊 品系 培育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歐洲山楊品系組培育苗方法,將帶有腋芽的莖段依次經過酒精溶液浸泡、無菌水沖洗、消毒劑消毒和無菌水再次沖洗后,去掉莖段的兩端1~2mm,得到外植體;將外植體接種到不定芽分化培養基中,分化培養30~45d,得到歐洲山楊不定芽;歐洲山楊不定芽接種到繼代增殖培養基中進行繼代培養,得到1.2~2.0cm高的歐洲山楊不定芽;將1.2~2.0cm的歐洲山楊不定芽轉接到不定芽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培養,得到歐洲山楊再生組培苗。采用本發明的組培育苗方法,得到組培苗的成活率為91.4~91.6%。本發明的組培育苗方法可使以一個莖段為基數,經培養一年內可增殖到10 000~100 000株組培苗。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林育種方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歐洲山楊品系組培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歐洲山楊原產中國新疆的阿爾泰、塔城、天山東部北坡至西部伊犁山區,其抗寒、喜光、喜涼爽氣候,在我國西北、東北的同緯度地區可廣泛栽培與推廣。歐洲山楊為楊屬白楊派樹種,在自然界中,它主要依靠種子和根蘗繁殖,種子繁殖子代性狀會發生分離,不能確保優良單株性狀的表現,因此生產上使用比較廣泛是無性繁殖方法。無性繁殖方法包括扦插、嫁接、根蘗或組織培養等,歐洲山楊扦插生根困難,此種方法生產上難以利用,而利用嫁接或根蘗的繁殖方式,希望在1~2年內達到幾萬甚至幾百萬株苗木的生產能力,則初始繁殖材料至少達到上千株至幾萬株。。
而且利用“三倍體歐洲無絮山楊快速繁殖體系”中的方法進行滅菌與組織培養,在利用參考文獻“三倍體歐洲無絮山楊快速繁殖體系”中的培養方法進行繁殖的過程中,主要問題如下:滅菌方法不可行,在75%酒精中約30~60秒,在0.1%的升汞中滅菌5~10分,無菌水沖洗3~5遍,褐化率達到85%~100%,褐化會導致培育苗難以成活,而褐化率越高表明培育苗的成活率就越低;利用不定芽誘導培養基MS+6-BA0.5mg/L+0.05NAAmg/L進行腋芽誘導,不定芽誘導率僅為14.2%~25.8%;對于增殖培養基MS+6-BA0.5mg/L+0.05NAAmg/L,植株增殖率為2~3倍,且生長植株平均為1.0~1.5cm,最終導致培育苗的成活率低。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歐洲山楊品系組培育苗方法,能夠提高育苗的成活率。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歐洲山楊品系組培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帶有腋芽的莖段依次經過酒精溶液浸泡、無菌水沖洗、消毒劑消毒和無菌水再次沖洗后,去掉莖段的兩端1~2mm,得到外植體;
2)將所述步驟1)得到的外植體接種到已滅菌的不定芽分化培養基中,分化培養30~45d,得到歐洲山楊不定芽;
3)將所述步驟2)得到的歐洲山楊不定芽接種到已滅菌的繼代增殖培養基中進行繼代培養,得到1.2~2.0cm高的歐洲山楊不定芽;
4)將所述步驟3)得到的1.2~2.0cm的歐洲山楊不定芽轉接到已滅菌的不定芽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培養,得到歐洲山楊再生組培苗。
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莖段的長度為0.5~2cm。
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酒精溶液中乙醇的體積濃度為70~75%,所述酒精溶液浸泡的時間為10~20s;
所述消毒劑為氯化汞溶液,所述氯化汞溶液中氯化汞的質量濃度為0.05~0.15%,所述消毒劑消毒的時間為1.5~4.5min。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的不定芽分化培養基包括以下濃度的組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未經黑龍江省林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90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苗族藥材青莢葉的快速繁殖方法
- 下一篇:一種提高甘蔗莖尖培養成活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