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裝配式冠梁、圍檁和腰梁結構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48466.X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30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斐然;張睿敏;張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強勁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04 | 分類號: | E02D17/04;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80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式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土木工程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基坑、邊坡的圍護結構裝配化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基坑工程中的豎向圍護結構,一般由排樁或地下連續(xù)墻組成,這些豎向的排樁或地下連續(xù)墻是分散地插入或澆筑形成的,在水平方向是分散體,需通過冠梁、圍檁或腰梁連接成整體。這些冠梁、圍檁或腰梁主要有鋼結構或現澆混凝土結構,其鋼結構的冠梁、圍檁和腰梁均是在現場焊接實現與豎向圍護結構的連接,由于焊接質量難以保證導致整個支護結構的安全度受到很影響,此外,豎向圍護結構要與鋼結構的冠梁、圍檁和腰梁焊接,需要破壞混凝土剝出主筋,或預埋大量連接鋼板,導致施工工程量很大。
為了消除安全隱患,目前大多數的冠梁、圍檁和腰梁均采用現場澆筑鋼筋混凝土的方法來制作。其主要工序為,先將豎向圍護結構內鋼筋剝出,需破除混凝土樁端或地下連續(xù)墻頂的混凝土或樁(墻)身的鋼筋保護層,常用風鎬或風錘破碎混凝土,剝出的鋼筋呈扭曲狀,高強鋼筋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然后將剝出的鋼筋與冠梁、圍檁和腰梁的鋼筋,通過焊接、綁扎方法連接起來,與冠梁、圍檁和腰梁中的鋼筋籠全部由人工綁扎;再挖出冠梁、圍檁和腰梁圍邊的土體,需在土體上澆筑混凝土墊層;最后立模板,澆筑混凝土。經養(yǎng)護一定時間后才能使用。從該施工流程和工藝來看,破除混凝土時需產生大量的噪音、粉塵和混凝土垃圾;現場澆筑墊層需消耗較多混凝土材料;人工綁扎鋼筋籠和立模需要使用較多的人工。澆筑混凝土的養(yǎng)護將耗費較長工期。當基坑回填后,這些冠梁、圍檁或腰梁或需要人工拆除,又將產生大量的噪音、粉塵和混凝土垃圾。
因此,建筑工程界當前迫切需要研發(fā)一種裝配式冠梁、圍檁和腰梁結構,既可以消除施工過程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又能縮短工期,減少人工及體力上的消耗,降低工程成本,實現冠梁、圍檁和腰梁結構件的回收利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混凝土冠梁施工周期長、造價高、施工困難等不足,提供一種裝配式冠梁、圍檁和腰梁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裝配式冠梁、圍檁和腰梁結構,是由不同長度的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通過端頭板螺栓接長,水平分布于豎向圍護結構側,與豎向圍護結構通過預埋螺栓套筒裝配而成,其特征是: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兩側的翼緣板上加工有標準分布的螺孔;在連接的端頭有連接加勁板并分布標準孔距和孔徑的螺孔;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上分布有多塊加勁板;在豎向圍護結構的冠梁、圍檁和腰梁位置,預埋有螺栓連接套筒或鋼板,利用螺栓與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連接;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內側翼緣板上的螺孔分布與鋼支撐構件連接螺孔匹配,安裝鋼支撐構件使用螺栓連接。
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分布在圍護結構的內外側。
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分布在圍護結構的內側。
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在圍護結構的基坑內側裝配至少一層.
在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接頭之間填充不同厚度鋼板調節(jié)與豎向圍護結構之間的連接孔間距。
豎向圍護結構上埋螺栓連接孔,通過轉換鋼板與傳力鍵連接,該轉換鋼板可回收。
豎向圍護結構為預制樁、鋼板樁或現澆地下連續(xù)墻。
分布于豎向圍護結構側的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在其間隙處設置鋼制構件,通過兩端的螺栓連接孔將分布于內外側的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連接在一起。
本發(fā)明施工可操作性強、構件裝配化程度高、施工作業(yè)效率高、節(jié)約工程材料、工程造價低、工程實施效果良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所述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側面圖;
圖1a為本發(fā)明所述多肋板式H型鋼標準梁端面圖;
圖2為本發(fā)明裝配式冠梁與型鋼板樁連接平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裝配式冠梁與丁字異形板樁連接平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裝配式冠梁與單孔箱式矩形板樁連接平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裝配式冠梁與多孔箱式矩形板樁連接平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裝配式冠梁與空腹T形板樁連接平面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裝配式腰梁與空腹T形板樁連接平面示意圖;
圖8為發(fā)明裝配式冠梁、圍檁和腰梁與地下連續(xù)墻連接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裝配式冠梁和腰梁與板樁連接剖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強勁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強勁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846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