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有輔助管的翅片換熱器系統和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710147773.6 | 申請日: | 2017-03-14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96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發明(設計)人: | 朱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酷朗電子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F28F13/00 | 分類號: | F28F13/00;F25B39/02;F25B39/04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10031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輔助 換熱器 系統 方法 | ||
帶有輔助管的翅片換熱器系統,包括翅片換熱器(1)、翅片換熱器(1)中至少包括翅片(2)和換熱管(3),其特征在于:在翅片換熱器(1)中設置有一個或多個用于輸入輔助介質的輔助管(4),輔助管(4)穿插分布在各個換熱管(3)之間,輔助管(4)的管壁上設有若干個孔洞(5);所述的輔助介質是用于改善翅片換熱器(1)的換熱環境條件、或者參與翅片換熱器(1)的熱交換過程的輔助介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有輔助管的翅片換熱器系統和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在翅片換熱器內部設置輔助管,通過輔助管輸出輔助介質;用于改善翅片換熱器的換熱環境條件、或者參與熱交換,屬于換熱器系統的設計和制造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翅片換熱器中至少包括翅片和換熱管,翅片換熱器通常由多組密集排列的換熱管段組合而成,翅片排列緊密、間隙較?。黄涔ぷ髟硎怯蓳Q熱管簇內部循環運動的換熱工質與換熱管簇外部的氣體進行熱交換實現換熱功能;其中翅片的作用在于增大換熱面積、增強換熱效果,換熱管簇外部的氣體流通方式包括自然對流和強制對流兩種。
通常情況下翅片換熱器中的各個換熱管段為平行排列,各個翅片也為平行排列、翅片與換熱管段相互垂直。外部氣流通過由相鄰翅片構成的氣流通道,與換熱管內的換熱工質進行熱交換。
翅片換熱器應用廣泛,如熱泵或空調的冷凝器/蒸發器、室內風機盤管末端、冷庫制冷終端、冷風機、熱風機等。翅片換熱器的具體分類詳見參考文件1-3。
現有技術的問題是,當應用條件比較惡劣時翅片換熱器的性能有很大的衰減:
在翅片換熱器用于制冷用途時,當翅片換熱器工作溫度較低時,翅片換熱器表面會產生冷凝水、當工作溫度進一步降低時進而形成霜層;對于翅片換熱器用于室內的情況(如室內風機盤管),若不對冷凝水做適當的處理極有可能對室內環境和設施造成不利影響,而如果形成霜層則會顯著降低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在翅片換熱器作為冷凝器使用時,當環境溫度較高時,換熱能力明顯下降。
現有技術中也給出了一些改善翅片換熱器換熱性能的解決方案:
如申請號200810304958.4的中國專利中,采用氣體吹掃的技術方案,但從外部吹氣能耗較高、精確度低,更有可能將冷凝水珠吹向換熱器內部而不是將水珠吹落;
再如申請號201310150669.4的中國專利中,提出冷凝水噴淋的技術方案,但是空調冷凝水的來源并不穩定、從而會影響使用效果;并且由于翅片排列緊密、通常間距為1-4毫米,外部噴灑的冷凝水難以快速、均勻的滲透到換熱器內部,因此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參考文件:
1、GBT 14296-2008 空氣冷卻器與空氣加熱器;
2、JBT 7659.4-2013 氟代烴類制冷裝置用輔助設備 第4部分:翅片式換熱器;
3、JBT 11249-2012 翅片管式換熱設備技術規范。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在翅片換熱器中設置有一個或多個用于輸入輔助介質的輔助管,輔助管穿插分布在各個換熱管之間,輔助管的管壁上設有若干個孔洞;所述的輔助介質是用于改善翅片換熱器的換熱環境條件、或者參與翅片換熱器的熱交換過程的輔助介質;當輔助介質輸入輔助管后、再通過孔洞輸出、作用于各個孔洞周圍的翅片和換熱管之上、并逐漸從翅片換熱器的內部向外部擴散。此時,輔助介質均勻的分布在翅片換熱器的內部,實現對翅片換熱器換熱性能的改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酷朗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酷朗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777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月形折流板及管殼式換熱器
- 下一篇:一種粗煤氣換熱所用換熱器的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