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接觸式快速道路彎沉檢測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710147287.4 | 申請日: | 2017-03-13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127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鋒;李娟娟;宋文鳳;魏芳;王滿力;張學文;吳學勤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主分類號: | E01C23/01 | 分類號: | E01C23/01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61216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710064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快速 道路 檢測 方法 | ||
1.一種非接觸式快速道路彎沉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任取被測道路路面上的一點作為測試點A;
步驟11,當載荷作用到測試點A處時,利用14個沿道路間隔分布的線激光發射器向被測道路路面發射線激光,且利用14個沿道路間隔分布的CCD面陣相機采集被測道路路面上的線激光;
所述一個線激光發射器和一個CCD面陣相機組成一組位移傳感器;
步驟12,任選一組位移傳感器作為當前位移傳感器i,所述當前位移傳感器i包括線激光反射器i和CCD面陣相機i,通過式(1)計算被測道路路面上第i點的最大彎沉量l1i:
式(1)中,i=1,2,…,14;xi為沒有載荷作用到測試點A和載荷作用到測試點A時CCD面陣相機i像點的移動距離;L2i為載荷作用到測試點A時CCD面陣相機i的物距,L1i為載荷作用到測試點A時CCD面陣相機i的像距,αi為CCD面陣相機i相對于線激光反射器i的傾斜角度,βi為CCD面陣相機i的像面偏角;
步驟13,重復步驟12,直至14組位移傳感器都分別測量出被測道路路面上14個點的最大彎沉量,執行步驟21;
步驟21,當載荷離開測試點A,利用14個沿道路間隔分布的線激光發射器向被測道路路面發射線激光,且利用14個沿道路間隔分布的CCD面陣相機采集被測道路路面上的線激光;
所述一個線激光發射器和一個CCD面陣相機組成一組位移傳感器;
步驟22,任選一組位移傳感器作為當前位移傳感器j,所述當前位移傳感器j包括線激光反射器j和CCD面陣相機j,通過式(2)計算被測路面上第j點的卸載后最大彎沉量l0j:
式(2)中,j=1,2,…,14;xj為載荷作用到A點時和載荷離開A點時CCD面陣相機j像點的移動距離;L2j為載荷離開A點時CCD面陣相機j的物距,L1j為載荷離開A點時CCD面陣相機j的像距,αj為CCD面陣相機j相對于線激光反射器j的傾斜角度,βj為CCD面陣相機j的像面偏角;
步驟23,重復步驟22,直至14組位移傳感器都分別測量出被測道路路面上14個點的卸載后最大彎沉量,執行步驟3;
步驟3,通過式(3)得到被測路面的第n點的回彈彎沉量ln:
式(3)中,i=1,2,…,14;j=1,2,…,14;n=1,2,…,14;
即可得到14個點的回彈彎沉量:l1,l2,...,l14;
步驟4,采用三次B樣條插值法對步驟3得到的14個點的回彈彎沉量進行曲線擬合,得到彎沉盆曲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728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鏈帶式運輸用下壓式傳感機構
- 下一篇:一種阻尼摩擦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