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控制單元灌封結構及封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7266.2 | 申請日: | 2017-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750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阮生甡;龍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5/06 | 分類號: | H05K5/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控制 單元 結構 封裝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池控制單元灌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提供至少一側敞開的底殼;2)將印刷電路板安裝在底殼上;3)在底殼的至少一個敞開側安裝工裝治具,使得底殼和工裝治具共同圍成可容置灌封膠的容置空間;4)向容置空間中注入灌封膠,待灌封膠固化后移除工裝治具;以及5)安裝上蓋,得到電池控制單元灌封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電池控制單元灌封方法具有以下優點:1)簡化了底殼模型、產品結構和工藝,節約了成本;2)灌封范圍不受產品限制,可設計成各種形狀的灌封結構;3)通過工裝治具拼接形成的空隙減少了灌封膠固化后內部氣泡的產生,提高了灌封性能;4)減輕了灌封結構的重量。此外,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電池控制單元灌封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池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池控制單元灌封結構及封裝方法。
背景技術
灌封工藝是將各類成分的灌封膠用機械或手工方式灌入裝有元件等的器件(類似容器)內,在常溫或加熱條件下使灌封膠固化轉變成為性能優異的高分子絕緣材料,從而達到粘接、強化、密封、灌封和涂覆保護的目的。
目前,常見的電池控制單元灌封結構是在一個開口的容器槽內注入灌封膠來實現密封等功能,請參閱圖1所示。該結構包括上蓋10、印刷電路板20以及一個類似容器結構的底殼30。這種傳統灌封結構工藝過程請參閱圖2所示:①將印刷電路板20放入類似容器結構的底殼30中固定好;②注入事先混合好的灌封膠水;③待膠水固化后將上蓋10固定好,得到灌封結構。
但是,現有的槽型灌封結構需要足夠的空間才能實現。隨著科技的發展,市場對產品的輕量、集成等要求越來越高,質量輕、尺寸小、功能齊全的產品越發受到人們的青睞,現有的電池控制單元灌封結構已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
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質量輕、尺寸小的電池控制單元灌封結構及封裝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質量輕、尺寸小的電池控制單元灌封結構及封裝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池控制單元灌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提供至少一側敞開的底殼;
2)將印刷電路板安裝在底殼上;
3)在底殼的至少一個敞開側安裝工裝治具,使得底殼和工裝治具共同圍成可容置灌封膠的容置空間;
4)向容置空間中注入灌封膠,待灌封膠固化后移除工裝治具;以及
5)安裝上蓋,得到電池控制單元灌封結構。
作為本發明電池控制單元灌封方法的一種改進,步驟4)中,還包括對灌封膠進行真空處理,灌封過程在真空環境內進行。
作為本發明電池控制單元灌封方法的一種改進,所述工裝治具包括表面光滑的擋塊或帶雙面膠的PC片。
作為本發明電池控制單元灌封方法的一種改進,所述擋塊由鐵氟龍制成。
作為本發明電池控制單元灌封方法的一種改進,所述印刷電路板上開設有溢膠槽。
作為本發明電池控制單元灌封方法的一種改進,所述溢膠槽設置于所述印刷電路板的兩側和/或中央,直徑大于2mm。
作為本發明電池控制單元灌封方法的一種改進,所述底殼上設有若干壓鉚螺母,所述印刷電路板上對應設有若干與壓鉚螺母對應的螺釘孔,所述印刷電路板和底殼通過緊固螺釘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電池控制單元灌封方法的一種改進,所述底殼上設有若干螺釘孔,所述上蓋上對應設有若干與螺釘孔對應的壓鉚螺母,所述上蓋與底殼通過緊固螺釘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電池控制單元灌封方法的一種改進,所述底殼相對兩側通過彎折、沖孔成型形成兩側敞開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72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控制柜報警箱卡接裝置
- 下一篇:一種透明防爆操作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