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醫院導診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46834.7 | 申請日: | 2017-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98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明(設計)人: | 宋銳;張曉濤;高峰;孟超;王懂;辛曉琨;張其萬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0205 | 分類號: | A61B5/0205;A61B5/01;A61B5/145;A61B5/00;G05D1/02;B25J9/16;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25006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院 導診 機器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院導診機器人。
背景技術
目前平均一家三甲醫院的日門診總量約為6000人次,可想而知在這樣過分擁擠的環境下是難以確保每位患者都得到精準到位的服務。
現在醫院為了解決就診流程、提高就診的質量,設置了導診人員,但是擔任導診工作的往往是護士、實習生,其醫學專業度也相對較低,會出現導診錯誤等情況,耽誤就診人員的就診效率,浪費時間,甚至還會造成誤診等現象,甚至危及病患的生命。
急需一種能夠輔助醫院導診的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醫院導診機器人,本發明通過智能導診機器人遠程醫診,醫務人員分配也不會過分緊張,而且每位患者也能得到相對精準到位的服務,同時也節省了雙方大量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分流、導診,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醫院導診機器人,包括機器人本體和行走機構,機器人本體的底端設置行走機構,所述行走機構具備激光導航模塊,承載機器人本體按照指定行走路線行走;
所述機器人本體包括殼體、控制器、無線通訊模塊、超聲波傳感器、智能體感傳感器和圖像采集模塊,其中:
所述超聲波傳感器設置于殼體外側,檢測機器人本體周圍是否存在障礙物,以及距離目標位置的距離,并將其采集數據傳輸給控制器;
所述圖像采集模塊設置于殼體上,獲取就診病人的舌苔、面部圖像數據,并將其傳輸給控制器;
所述智能體感傳感器,獲取就診病人的體溫、心率、血氧和血壓信息,并傳輸給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接收圖像采集模塊和智能體感傳感器的采集信息,并進行對應的編碼后通過無線通訊模塊傳輸給上位機,根據超聲波傳感器的數據,更新規劃的行走路線。
這樣的設計,使得在就診室的醫生可以遠程查看病人的體溫、心率、血氧和血壓信息,同時查看病人的舌苔、臉色、面部表情等,提前進行判斷,區分病人的就診科室,同時,能夠指示機器人帶領病人到達相關科室,智能化的解決就診、分診難,病人對于醫院區域不熟悉的問題。
進一步的,所述機器人本體上還設置有掃描裝置,用以掃描識別醫診卡、身份證等。這種設計可以使得病人自己掛號,若不清楚掛哪個科室可與遠程醫生咨詢后掛號,無需等待。
進一步的,所述機器人本體上還設置有麥克風陣列及語音系統,采集聲音,采集的聲音通過語音識別引擎,進行人機對話。這樣的設計,使得在就診室的醫生可以遠程知道病人的需要、病痛程度等,有助于解決就診、導流時間,節約病患的排隊時間。
進一步的,所述機器人本體上還設置有打印裝置,用于打印檢查報告和掛號單。這樣的設計,使得在醫生分局病人的需要、病痛程度等,提前指導掛號,有助于解決就診、導流時間,節約病患的排隊時間。
進一步的,所述機器人本體上還設置有人機交互模塊,接收病人輸入的指令。
進一步的,所述機器人本體上還設置有讀卡器。通過讀卡器和人機交互模塊的配合,讀取銀行卡的信息,可以完成就診卡的掛號、充值,方便就診,節約時間和流程。
進一步的,所述人機交互模塊具體包括顯示模塊、輸入模塊。所述輸入模塊可以為按鍵輸入或觸摸屏輸入等。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與電源系統連接,電源系統具有監控模塊以監控電池的電量,當電池的電量低于預設電量時,上位機發出信號控制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機器人移動至設置的充電處自動充電。
進一步的,殼體外側設有多個沿殼體周向均勻分布的超聲波傳感器,每個超聲波傳感器的輸出均與下位機相連。可以檢測機器人周圍障礙物、測量目的地方位與距離,若前方有障礙物,則重新規劃路徑。
進一步的,所述行走機構為輪式行走機構,包括一底盤,底盤中部設有兩個通過旋轉軸連接的主動輪,底盤的四個角分別設有一個從動輪。
進一步的,所述機器人本體還設有RGBD攝像機,用于檢測機器人行走過程中的環境圖像,并將結果發送至激光雷達傳感器,激光雷達傳感器采用創建地圖方式驅動機器人行走,激光雷達可以在室內繪制地圖,用于機器自身以及對周邊物體的定位,實現了機器人路徑規劃以及避障的功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有助于醫生進行遠程分析病情,科學分診,短時間內內就可以完成精確的導診建議,解決了病患的就診等待時間,提高了分流的效率和準確率;
(2)一個醫生可以在后臺操作多臺機器人,節省了人力資源成本,提高了醫院服務效率與智能化水平,提升醫院的形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683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柔性可延展襯底的血氧傳感器
- 下一篇:一種經腹測小鼠肺動脈壓力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