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維碼生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6047.2 | 申請日: | 2017-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14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繩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維碼(廈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6 | 分類號: | G06K19/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揚專利事務所35001 | 代理人: | 羅立君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維 生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三維碼生成方法。
背景技術
二維碼是在平面的橫向和縱向上都用黑白相間的圖形表示資訊的符號。與圖1(a)一維條碼相比,二維條碼的信息量、信息密度更大,讀取速度更快,編碼范圍更廣,成本更低,容錯能力強。鑒于二維條碼的這些優勢,世界各國都競相研發,并廣泛使用二維條碼。分別有日本Denso Wave(文獻1)公司開發的QR Code(Quick Response Code),如圖1(b),美國Symbol公司開發的PDF417碼,如圖1(c),中國開發的漢信碼,如圖1(d)。
QR Code是一種由黑白兩色方格組合而成的正方形二維碼。QR是英文Quick Response的縮寫,即快速反應,因為發明者希望QR Code可以讓其內容快速被解碼。QR Code最早應用于汽車零件管理,而后應用于各種行業中的倉儲管理。現在,由于網絡媒體的發達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也越來越依賴透過智能手機來獲得所需的信息。由于良好的信息跟蹤能力,二維碼已被行銷和宣傳行業廣泛采用,常用于廣告媒體傳輸上,使用者透過手機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即可。
本案所述二維碼指的是QR Code,所有與二維碼相關的技術參數均采用其標準制作方法。
由于二維碼編碼方式的限制,美化二維碼時不能使其任意地呈現各種效果,因此有藝術家與研究人員開始挑戰各種美化二維碼的方法(文獻2-10),目的是使二維碼具有更好的視覺效果且保證解碼穩健性。基于是否改變二維碼模組信息的編碼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方法。
第一類方法改變二維碼模組信息的編碼。論文(文獻11、12)提出的方法,因為二維碼具有容錯能力,即使是將部分模組替換成圖像或標志,仍可被正確地解碼。但由于將圖像疊加在定位標志或校正標志會嚴重降低二維碼的正確解碼率,所以,最常見的方法是將圖像或標志嵌在二維碼的中央(文獻13),如圖2(a)。這類方法限制了修改模組區域的位置,且圖像面積只占二維碼的一小部分,不是特別明顯,對于美化二維碼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另外,這些方法沒有充分利用碼字的生成過程,破壞了二維碼的模組,降低了解碼的可靠性。
第二類方法不改變二維碼模組信息的編碼,直接根據模組顏色來修改對應主題圖像像素的亮度或顏色。有些藝術家利用調整二維碼的顏色(文獻3、4)來達到藝術效果如圖2(b)、2(c)。在線上程序Visualead(文獻14)所制作的圖2(d)中,其方法選擇模組中央的像素進行亮度改變。因為解碼器在解碼二維碼時的采樣區域是模組的中心區域,所以,該方法能夠較好地權衡解碼穩健性和圖像保真。但是,被修改的中心像素在模組中所占的比例比較大,使得圖片連通性降低。這類方法沒有改變二維碼模組信息的編碼,保證了解碼的穩健性,但解碼取樣點散布在圖像中,對視覺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綜上所述,任何二維碼視覺化方法的主要挑戰是,要能夠被標準的應用程序解碼。像素的引入造成了二維碼亮度的改變,扭曲了二值化閾值,增加了解碼錯誤的概率。其次的挑戰是使用二維碼的整個區域來優化視覺的問題。二維碼的糾錯能力有限,所以不能簡單地用圖像像素替換二維碼的模組。
本文涉及的參考文獻如下:
[1]Denso Wave:http://www.qrcode.com/en/index.html
[2]LogoQstore:https://www.logoqstore.com/
[3]A.T Communications:http://logoq.net/logoq/index.html
[4]Get QR Code Generator Pro:http://www.qr-code-generator.com
[5]QRhacker.com:http://www.qrhacker.com
[6]Huaban:https://http://huaban.com/pins/756443579
[7]Frame QR:http://www.vitreoqr.com/2014/Frame_QR.html
[8]QR Pixel:http://www.qrpixel.com
[9]QR Code Artist:http://www.qrcartist.com
[10]QuickMark Color:http://color.quickmark.com.tw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維碼(廈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三維碼(廈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60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碼及其生成方法、防偽方法
- 下一篇:NFC標簽和NFC標簽的數據讀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