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驗室用廢氣凈化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5674.4 | 申請日: | 2017-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136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佳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佳維 |
| 主分類號: | B01D53/14 | 分類號: | B01D53/14;B01D53/04;B01D53/86;B01D46/42;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驗室 廢氣 凈化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實驗室用廢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氣凈化器從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洗段、過濾段和排氣段,所述的水洗段包括集氣罩(11)、吸風腔(10)、水洗槽(14),其中所述吸風腔(10)在集氣罩(11)上方并于所述集氣罩(11)連通,所述水洗槽(14)在所述吸風腔(10)上方并與所述吸風腔(10)連通;所述的過濾段包括三層過濾層,本發明的凈化器成本低且能夠對實驗室中產生的污染性氣體進行凈化,減小環境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氣體凈化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實驗室用廢氣凈化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對廢氣凈化處理主要針對室內廢氣處理和工業廢氣處理,室內廢氣處理是指一般廢氣的凈化,而在實驗室內廢氣的處理尤其是高中化學實驗過程中排放的廢氣,其特點是簡單常見的化學品廢氣和一般室內廢氣例如甲醛的混合氣體,具有氣體組分的特點。
對一般室內凈化處理方法和設備,現有技術已經多有記載和公開,例如申請號為CN201210477083.4、名稱為“室內空氣凈化系統”的專利文獻所公開的技術,是向室內補充經過過濾器過濾的新鮮空氣,過濾器采用了靜電吸附裝置、活性炭板、銀離子過濾網和光催化過濾模塊,顯然該系統僅是通過傳統的吸附與過濾對進入室內的空氣進行凈化,結構復雜,模塊較多,實施難度大。再例如申請號為
CN201210392929.4、名稱為“一種靜電霧化室內空氣的凈化裝置與方法”的專利文獻所公開的方法是采用靜電除塵凈化與靜電霧化水洗凈化相結合的方法,空氣首先經過過濾網和高壓電暈形成的強電場區,有害氣體被電場分解,然后通過由靜電霧化形成的荷電水霧區,進一步溶解有害氣體,吸附塵粒,再經光觸媒濾網得到深度凈化,結合負離子發生和氣流引導,到達室內空氣循環高效凈化的目的;但是靜電毛細管產生的荷電霧滴荷電量難以有效控制,荷電形成霧滴粒徑均勻度較差,且在采用的微細噴嘴容易產生堵塞等問題,且需要進行液體的補充。
通過上述描述,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對室內氣體進行凈化處理具有結構復雜的共同缺陷,典型的問題在于采用了電解方式或,這種方式實際上在實驗室內采用具有明顯的問題,就是危險性較高,因為化學實驗中經常會產生氫氣和氧氣,在經過過濾網和高壓電暈形成的強電場區,有害氣體被電場分解電網,而總所周知的是氫氣和氧氣則可能發生爆炸。在許多農村高中實驗室內,不具有條件的情況下,則難以采用安全防護措施,因此針對實驗室氣體或廢氣進行凈化,都存在設備復雜,造價高,沒有切實考慮安全性的問題。
而采用催化方法,例如申請號為CN200810051706.5、名稱為“一種室內空氣凈化方法與裝置”的專利文獻所公開的裝置包括機殼、控制系統、引風系統、吸附系統和催化燃燒系統,突破了傳統的更換吸附劑凈化室內空氣的模式,將吸附系統和催化燃燒系統有機結合在一起,將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的CO2和H2O,形成有效的空氣凈化系統。催化劑為Pt負載于Al2O3或TiO2和Al2O3的復合載體上,助劑為MnO2等金屬氧化物;由于吸附材料循環使用,不需要更換吸附劑,操作成本低。雖然上述方法采用了催化方法,首先催化劑成本相對高,并且廢氣的凈化效果不理想。
因而,針對實驗室廢氣進行凈化處理,綜合以上背景技術的問題,需要提出一種既能有效去除廢氣,又安全可靠,成本低的凈化設備。
發明內容
實驗室中容易產生污染性氣體,為了對該污染氣體進行凈化,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實驗室用廢氣凈化器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實驗室用廢氣凈化器,所述廢氣凈化器從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洗段、過濾段和排氣段,所述的水洗段包括集氣罩、吸風腔、水洗槽,其中所述吸風腔在集氣罩上方并于所述集氣罩連通,所述水洗槽在所述吸風腔上方并與所述吸風腔連通;所述的過濾段包括三層過濾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佳維,未經張佳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567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